试论初中美术手工课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谭梦霞
[导读] 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
        谭梦霞
        清华附中秦汉中学 陕西 西安 712000
        摘要: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人们除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外,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素质教育中,美术素养是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除了绘画之外,还包含手工制作等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手工课;动手能力;创造力;培养
        前言
“从实践中去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重要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创造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初中教育中,课程设置上面都有开设美术手工课程,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每个学期我都会给学生上一些手工课,以及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美术手工课的学习,不仅具备了发现美的眼睛,而且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简述美术手工教学
所谓的手工,广义上来说,就是人们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加工,从而创造出新的目标物体的制作过程。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美术手工,就是指学生依照教师的具体要求,从审美的角度,对一定的手工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从而形成新的手工物品。美术手工是一项偏重实践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双手的参与,还需要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抽象来说,就是人的感官和人的思维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1】。学生经过手工制作,不仅激发了想象力,拓展了思维,学习到了新的制作技能,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了精神世界。
        二、当前初中生美术学习的现实状况分析
(一)学生的美术学习功底不扎实
    在实践教学中,一些小学学校和教师不注重美术的学习,每周仅仅安排一节美术课,还时不时的被其他文化课教师所占用。更甚者,有些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兼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进入到初中学习,自然美术的学习功底不扎实,甚至连最基础的美术知识都不懂,这就给初中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初中手工课上,教师给学生布置的手工作业,很少有学生认真的思考,认真的完成作业,更多的是,他们喜欢模仿,不管是其他同学的作品,还是网上搜集上来的模仿作品等。这种做法不管是对学生的创造力,还是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二)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强烈的欲望
    当前虽然国家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一些学校里,还有些教师和学生深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对美术教育教学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和看法,例如,美术不用考试,没有多大的学习价值;文化课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在美术学习上耽误时间不划算;要想学好美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困难性太大等。由此可见,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强烈的欲望,同时也缺乏正确的认知,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他们开展有效的美术学习。
        三、初中美术手工课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培养
(一)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文化课科目较多,学生的学习任务往往较重,不愿意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美术学习上。针对这种错误的认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纠正,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告诉学生,消除他们对美术教学的偏见,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美术手工课开始之前,学生要细心的观察手动制作原材料,对照成品的图片,在脑子里积极的思考正确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这样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想象力。针对那些美术功底较差的学生,教师允许他们对照教材中的解析图进行逐步的制作,教师对学生的成品进行逐一的点评,指出他们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劣势,指点学生进行改进,直至制作出完美的手工作品【2】。例如,手链的编织是很多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尤其是对一些女生来说,更是痴迷于此。在手链的编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依照教材上的简单方法进行基础的练习。在基本操作都熟练的掌握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难度稍大的编织图片或者实物,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经过细致的观察,逐步尝试,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在共同的努力下,逐步完成手链编织的教学任务。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稍差一些,教师布置的编织任务,很可能不能顺利的完成,无形中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时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激励,给他们加油打气,避免他们因为困难而影响到参与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是产生中途放弃的想法。在美术手工课堂上,学生参与手链的编织,有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探索,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等,另一方面,也指引学生通过表面的观察,去洞察有内涵其中的“本质”的东西。
(二)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所谓创造力,就是立足于现实中的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能力。在美术手工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操作,并在不断的锻炼和训练中熟练运用操作技术。最后学生逐渐将自己的创作思路变为现实。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尽量完善操作过程,减少操作失误率。在美术手工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想象力,以及手工创作的欲望和兴趣。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为学生的手工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支撑;而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兴趣,为学生的手工创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通过对优秀手工作品的欣赏和观察,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创作兴趣和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美术手工课堂上,如何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是广大美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实践中,美术教师要积极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和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手工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实际教学中,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巍.论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04.
[2]郭晴晴.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初中美术手工课教学策略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