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习力培育的学教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吴航飞
[导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重视学生学习力培养
        吴航飞
        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 310014
         [摘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重视学生学习力培养,本文分析学习力由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持续力等方面组成,并研究通过游戏与任务提升学生学习动力、通过分类与配型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科学培养、通过习惯于梯度稳步增强学生学习毅力、通过留白与智慧保障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 学习力  学教策略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该意见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即学习力,由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持续力等方面组成。课堂要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教学目标必须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注重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之中实现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当下的教学有一个怪现象:口头上喊着要“以学为主”,行动上做着“以教为主”,究其原因不外乎放不下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教师本位,放不下高考体系下的刷题模式,忽视学生作为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要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专注学生学习力培育的新型课堂还任重道远。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体系,只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才有较大幅度提升的可能。笔者经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提炼出几种指向学习培育的学教策略,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一、游戏与任务,学习动力的有效提升
        1.擅用课堂游戏提升学习动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是学生注意力和意志最集中的时候,老师讲课时如果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定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把课堂活动和游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不失为首选的策略。
        2.常用任务驱动提升学习动力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是一种手段,而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才是根本。在我们的课题研究教学实践过程中,核心素养任务化是明确学习目的的常规手段,将学科大观念、学科核心素养和真实情境相互融合,提出驱动性任务,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分类与配型,学习能力的科学培养
        1.学生性格类型分类
一方面,通过专业的心理专家为每一位学生把脉,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并将所有学生分类:性格开朗、喜欢讲话、给人好感、无忧无虑的社交型学生;脾气不稳定、情绪反应明显、感情波动明显、缺乏主见的活动型学生;规规矩矩、态度谨慎、注意细节但经常想退缩、感到忧虑和恐惧的慎重型学生;老老实实、很少有反抗行为、能认真听取长辈意见但对周围人们表现出较大依赖、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依赖型学生;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内心活动很激烈、可能是因容貌或生理缺陷引起的自卑型学生;充满自信、扎扎实实做每件事、自制力强、但往往对事物过于认真、缺乏表现力、做事没有通融的余地的认真型学生等等。


        2.匹配学习方法
学生性格类型分类后,根据每种学生性格类型设定专有的学习方法:针对社交型学生耐性差、专注度差的特点推荐分散学习法,每次自主学习设定30分钟;针对活动型学生精力旺盛、情绪波动大的特征设计兴趣学习法和递增学习法,通过初期的兴趣吸引到后期逐步增加学习时间;针对不够自主和自立的依赖型学生设计先模仿学习法后自主学习法等等。
        三、习惯与梯度,学习毅力的稳步增强
        1.首先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习惯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初期可能看不出来,但随着时间的累积效果会越来越明显。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独立思考、规划学习时间、当日事当日毕等。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个教学行为往往坚持一个月左右。
        2.其次是提倡渐进的梯度学习法
21世纪以来,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核心素养视为课程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并以核心素养统领教育和课程改革。核心素养也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学会学习”的构建成为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正如同弗拉维尔(Flavel)的元认知策略一般,认为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更重要。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伍德的“支架学习”理论都说明了梯度学习的重要性。当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不完善或不稳定是,设置学习的阶梯可以起到它的独特作用;而当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已经非常完善时,台阶就没有任何用处,可以逐步撤去甚至完全取消。
        四、留白与智慧,自主学习的时空保障
        1.留白型课堂实验
自主学习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的保障之上。只有自主学习时间形成制度化进行保障,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力的稳步提升。我校在教学新样态改革实验中形成共识,一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20分钟,留下20分钟左右供学生自主学习,主要采取留白型课堂实验来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初衷。要使学生充满主动性就必须要给学生留下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适当课堂留白。“留白” 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画如果过满过实,在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死气沉沉;而有了留白,便给予观赏者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闻。“留白式教学”指教师从教材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的方式明确告之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索,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填补空白的一种教学策略。
        2.智能化数字学习空间的建构
我们在打造学生智慧学习空间方面不遗余力。学习环境智能化、学习方式智能化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创新手段。学校打造“精智”校园五星工程,“精智”校园中“精”指精致、“智”指智能。经过三年时间的持续智慧化改造,学校的信息化程度有较大提升,积极打造智慧课堂、智慧管理,成为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先锋学校和特色示范高中。为了通过智慧教育提升学生学习空间,我们装备了可以实现浏览数字学习空间的数字化班牌,可以刷脸借阅学习资料的借书柜,可以实现数字化学习的数字化信息教室、数字化美术教室、数字化物理实验室等硬件型学习空间,也发动教师们建立了微课自主学习平台、自主作业平台、学科自主学习平台等系列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软件性学习空间。
    实施以上的学教策略后,我校学生被动学习减少、主动学习增加,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减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校学生入口质量略有下降、但学生出口质量反而明显上升,研究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