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游戏策略在幼小衔接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罗冰伊
[导读] 幼儿园与小学是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相邻的两个阶段,如何把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做好,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对教学游戏策略在幼小衔接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罗冰伊   贵州省贵阳市第八幼儿园未来方舟分园  550001
【摘要】幼儿园与小学是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相邻的两个阶段,如何把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做好,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对教学游戏策略在幼小衔接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小衔接;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37-01

        引言
        都说充分的准备是心想事成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幼儿而言,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前,同样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倘若在入学之前,幼儿准备不充分,那么他们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节奏,就不能在“发令枪”响起的那一刻,与其他新生一起起跑,就会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是促进幼小顺畅衔接的必由之路。
        一、提高幼儿说的能力
        引导幼儿敢说、会说是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途径。我们营造宽松、安全的氛围,为幼儿创设一种敢想、敢说、敢于打破常规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独特、不同的想法。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不同,有的可能想到了,但不会描述,只能通过操作体现;有的可能描述不完整或完全操作不出来;有的能较连贯地描述;还有的可能根本没想法。所以教师要细心了解幼儿的情况,给予不同帮助和引导。同样在“排序”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在“超级商场”购物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在购物过程中描述自己要买的物品:“我要买从左往右数的第三个小动物。”“我要买从右往左数的第五个玩具。”“我要买黄色的小鸭,它在从上往下数的第三个货架。”等等。又如在“5的分解组成”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小动物住新房”的游戏,以游戏规则促进孩子在游戏中说的发展。场地布置:教师摆了3组地垫,每组摆设4块红地垫,4块黄地垫。玩法:幼儿5人一组,每组扮演一种小动物边念儿歌,边围着红、黄房子走动:“五只动物住新房,红黄房子任我选,左看看,右瞧瞧,一二三,住新房!”当教师吹哨子时,每组小动物随意地住进红色或黄色的房子里。教师说出指导语:“五只小狗住新房,红色房子住几只?黄色房子住几只?”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及实际情况完整地回答:“五只小狗住新房,红色房子住×只,黄色房子住×只。


”通过以上游戏的反复进行,孩子们在宽松愉快的游戏中,在朗朗上口的对答中,不但感知了排序和数的分解组成,而且学会了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从而养成了说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设置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在课上活泼爱动,如果教师教学的内容没有吸引力,部分学生将难以集中精力投入课堂。所以,为了满足小学游戏课程的需要,教师可以将游戏与教学有效地结合,有计划地组织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该阶段的特点,合理选择游戏教材,设置适当的游戏任务,满足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和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例如,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迈向校园的第一个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所的性质,如超市、银行、商场、医院等。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游戏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教师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学用具,给学生布置出教学场景,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分配角色。接着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今天大家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你们知道这些玩具代表着什么主题吗?”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家、园、校同目标,引领幼儿做好能力准备
        能力准备是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所在。幼儿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形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幼儿教师要将幼儿各种入学前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形形色色的幼儿保教活动中。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方面,家、园、校三方必须要有相同的目标。比如说,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钉钉群等,与幼儿家长、小学教师一起制定幼儿能力培养目标。首先,幼儿教师可以本着幼小衔接之目的,围绕幼儿能力培养制定一些清晰具体的目标。之后,幼儿教师可以邀请小学教师对这些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指导。小学教师从小学教育的角度,对于这些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筛选与补充。紧接着,幼儿教师可以将这些幼儿能力培养目标分享到班级微信群或钉钉群中,征求幼儿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在合理征求幼儿家长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幼儿教师要对这些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再次修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迈向学校的初级阶段,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在这一阶段,打好基础对于学生一二年级的成长发展有指导意义。小学作为一个大集体,教师每天都面对着行为认知还不够完善的学生,对学生的规范性习惯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好、坏的行为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引导,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步入小学一二年级。
参考文献
[1]孙夕喻.幼小衔接的方法探索[J].科幻画报,2019(12):167.
[2]王若溪.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2019(35):39-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