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刘晓婷
[导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使学生在课堂和课外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课文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稳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需要解决学生的核心素质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刘晓婷   河北省蔚县代王城镇中心学校  河北  张家口  075700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使学生在课堂和课外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课文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稳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需要解决学生的核心素质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07-01

        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的构建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高、审美的创造与鉴赏和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一些老师通常在课前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理解文章的内涵,然后进行各种互动。这个过程似乎比较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的回答存在一定问题时,部分教师就会及时矫正,甚至不允许学生存在不同的答案,而这无法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位。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运用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方法,根据学生真实情况、课文内容等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其能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与小兴安岭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在上课时,教师需要将这些资源呈现给学生,带领学生了解和欣赏美丽的林海,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内容,使其将文字与直观的画面联系起来,降低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难度。在完成课文内容的讲解后,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借助搜集资料的方式,挑选自己喜欢的景色进行详细讲解。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
        又比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时,教师也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角色牌。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有趣的视频、动画等,吸引学生的目光。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对应的角色牌,模仿不同角色的语气、态度,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地呈现出来。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发挥学生的优势,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可以让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阶段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稳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才能坚持下来。如果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实现阅读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


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鼓励学生围绕阅读计划进行阅读。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为其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如针对喜欢科幻故事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为其推荐《科幻故事大世界——天外来客》等;针对喜欢历史文化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为其推荐《中华上下五千年》《希腊神话》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宽学生的阅读面,鼓励学生尝试阅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如部分学生不愿阅读与历史相关的书籍,认为其较为枯燥和无趣,此时教师就可为其推荐《如果历史是一群喵》,这本书通过猫咪、漫画的方式,将我国的历史故事演绎出来,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即精读、略读和跳读。针对不同的书籍、文章类型,学生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同时还应当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阅读笔记,记录下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每天阅读的情况与心得。教师也需要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还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三、科学设置多样化的阅读问题
        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这是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坚持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课文内容设置多种问题,借助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教师应提出一些难度和数量适中的问题。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碰撞,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需要具备启发性与开放性,运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使其能够各抒己见、积极发言,实现个性化教学。
        例如,在教学《我们奇妙的世界》时,教师就可先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日出日落、名山大川等自然风光,带领学生初步感知和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曾见过怎样的美景呢?你们认为咱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怎么认为的呢?”这一问题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目光,产生独特的想法,也会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采用齐读、个别读、同桌互读等方式,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生字。之后,教师还需提出几个问题:“在完成课文的阅读后,你是否能描述一下作者眼中的世界?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介绍这个奇妙世界的?这些方面都体现在哪些段落中?”运用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答案。
        四、结束语
        总之,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教师不仅要逐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更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设置多种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保证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涛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 2020,(A4):29-30.
[2]杨惠卿.新课标下语文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J].成才之路,2020,(36) :64-65.
[2]白小玲.新时期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思考[J].散文百家(理论),2020,(10):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