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协同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郭宝刚
[导读]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数学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教师应当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基于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优化和创新。本文简单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供参考。

郭宝刚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良梨镇良梨小学  235300
【摘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数学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教师应当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基于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优化和创新。本文简单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91-01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丰富数学教学素材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丰富数学教学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素材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教学素材单一的问题,教师只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而没有对素材进行拓展和延伸,导致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贴近生活的材料带到课堂,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有利于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目前许多教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组织教学活动,这就导致教学方式极为死板,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通过信息化教学元素让课堂充满趣味。无论是课堂上展示教学素材的方式,还是课程中有效的师生互动,这些都可以基于信息技术来完成,教师应当合理把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时机,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热情,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不断尝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在各学科融入信息技术是体现学校综合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学校竞争力,学校必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培养。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信息技术在课前预习中的运用
        课前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微课素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够考虑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在脱离教师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学生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并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以北师大版本小学数学《测量》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借助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试着测量数学课本、文具盒等物品的长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学生能够凭借高效率的自主预习活动培养自学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创新,基于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在深入分析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贴近现实生活的素材,并以此为基础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以北师大版本小学数学《时、分、秒》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比如利用日晷观察太阳直射方向、天干地支纪时法等等。在生动有趣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影响下,学生能够穿越历史,感受到计时工具的进步和变化,并且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情境更具真实性,趣味性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数学教学效率才能得到保障。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教师可以建立实时性的评价机制,并借助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引导。实际上教学评价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教师选择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发展方向,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教师可以绘制电子表格,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表现做好记录,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发言次数以及学习态度做好登记,并以评分的机制对学生进行品质。临近学期末,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分数以电子形式发送给家长,并与家长共同交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教学评价机制更具科学性,学生能够在评价活动的影响下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效率。
        (四)信息技术在课后练习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应用于课后练习中,教师必须转变自身布置,练习的思路,除了计算类型的题目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实践类型的活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收集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材料并完成课外练习。以北师大版本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一课为例,为了强化学生的方位概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制作简易的地图,以学校为中心,在地图中标注家庭所在位置,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等等。刚听到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学生容易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看电子地图,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共同绘制地图。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手绘地图,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树立学习自信。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课外实践练习变得更加简单,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基于信息技术推动数学学科的教学改革。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提高数学趣味性,在课后练习环节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活动,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海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62-163.
[2]赵海艳.探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71-72.
[3]管西荣.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49-50.
[4]王娜.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