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陆怡臻
[导读]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中。这样才能在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热情的同时,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增长。本文从创设写作教学情境、丰富写作教学资源、开展碎片化写作训练等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策略。

陆怡臻    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地苏镇中心小学  530715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中。这样才能在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热情的同时,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增长。本文从创设写作教学情境、丰富写作教学资源、开展碎片化写作训练等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96-01

        引言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再加上自身控制能力较弱的原因,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如果这时教师强制要求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写作训练上,不仅无法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写作教学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考验,学生需要围绕作文主题和自身的思想,采取合理的写作技巧调动自身的基础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写出一篇优质的作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动力,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一定的可读性,同时也能通过写作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1.创设写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现代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置身于另一个虚拟情境中,并且因此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而写作本身就是学生自身思想与情感的文字表达,教学情境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最终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以“我的奇思妙想”这一作文主题为例,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身边常见的物品入手,并且畅想若干年后这些物品的新功能。在学生无法理清写作思路时,教师也可以简单地提示学生:“你希望你的鞋子还拥有哪些有趣的功能呢?你觉得在未来你的衣服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灵感越来越多,自然可以在这一基础上完成写作任务。
        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探究式问题情境的引入,为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创设更多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写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文章。例如在以“过年”为主题开展写作训练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是怎样度过新年的?你们在过年时都做了哪些事情?”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就可以通过交流来回忆有关于“过年”的细节。


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就可以变得更加清晰,最终写出一篇结构完整逻辑缜密的文章。
        2.丰富写作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写作欲望
        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视频或图像性质的教学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练习提供更多有效的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新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在以“介绍一种事物”为主题开展写作训练时,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在日常生活详细观察过事物的特征,因此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始写作。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认真展开对任意事物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说出这些事物的特点,并且在本子上将这些特点记录下来。当观察工作结束后,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来规划行文思路,最终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通过集体行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的写作欲望更加高涨。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文学资料的方式,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带领学生尝试缩写故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通过网路渠道去搜集一些故事。然后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同一组的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查询到的有趣故事,然后再任意选择其中的一则故事将其缩写文一篇小短文。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碰撞出更多的创作思路。
        3.开展碎片化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动力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碎片化的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动力,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的主要原因,往往就是因为写作训练需要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而碎片化的写作练习能够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例如,在学习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文章结尾部分的内容展开讨论:“你觉得小鸟在看到灯火时会想些什么?你们觉得小鸟接下来要去做什么呢?”随后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对文章进行续写。这种碎片化的写作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为学生的写作练习带来更多乐趣。
        4.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小学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等多种写作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练习体验。最终在有效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实现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碧云.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 2019,5(03):132.
[2]李万灵.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66-67.
[3]毛增辉.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文学教育(下), 2019(07):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