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周艳玲
[导读] 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信息化及网络化水平越来越高,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在该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用到了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得到完善和创新,从而构建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周艳玲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总校  255100
【摘要】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信息化及网络化水平越来越高,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在该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用到了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得到完善和创新,从而构建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价值分析;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81-0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与法治教育学科在小学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得到,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在强化学生道德素养及法治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及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得到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所以必须不断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而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则能够增加教学趣味性,并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所以将之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着非常多的优势,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很多直观的教学资源,如制作图表和图形,这比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要更方便,此外,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取到丰富的教学资源,补充课本中没有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知识;信息技术还可以高效收集各种教学需要的资料,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处理,在课件中展示出来,而且这些教学资料可以随时使用,学生也可以进行拷贝,方便快捷。如传统教学模式只能将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学习,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则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等将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内容呈现出来,这种直观的方式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方便学生的记忆,教学的效率也就得到了提高[1]。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多媒体教学
        研究教师教学现状,很多教师会过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最终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方法是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结合课本上的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分析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在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使用多媒体,方便学生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4]。如关于法律方面的新闻、人物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二)利用信息技术适当扩大课件容量
        教师在准备教学课件的时候选择适当的课件容量,不能太多,课件的内容过多学生不容易知道重点与难点,而且为了推进教学的进度,播放太快,不利于学生思考[2]。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内容应该以重点知识为主,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找出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然后在课件上插入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不重要的知识点放在课上讲解,尽量将课件用在疑难问题的讲解上。
        (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不足,但是也有比较好的地方,而多媒体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可以有效弥补其中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注意结合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根据相关知识点制作成课件,插入必要的一些相关知识点的注释,在课堂上播放课件,然后穿插在黑板的板书,两者结合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重点[2-3]。如在讲解逻辑或者计算的时候,只从课件上不容易让学生理解具体的过程,这个时候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通多板书带领着学生针对题目进行推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加深了这一知识点的记忆。
        (四)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
        课件是在上课前就已经制作好,在课堂上使用的局限性比较大,因为教师要使用课件,教学思路就要和课件上的内容一样,这样教师的教学受到限制,无法现场发挥,学生的思维也受到限制,因此,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使课件能够发挥出作用[3]。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给教学提供了方便,但是在使用的时候注意以学生学习为主[6]。例如,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收集学习资料,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功能及视频功能等自己制作学习PPT或者微视频,以强化记忆和学习有效性。
        (五)注重交互性与实践性
        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该注重交互性,不仅仅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还包括了人机之间交互,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情况,然后通过人机交互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各环节,能够在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的同时,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并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及法治意识,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信息化发展,证实了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及教学作用。因此,上文基于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价值的了解,从多媒体教学、扩大课件容量等方面分析了有效的应用措施及方法。
参考文献
[1]魏金明.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28):341.
[2]朱烨.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用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1031-1032.
[3]臧安生.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文渊(中学版), 2020,(1):738-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