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林承冠
[导读]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结构

林承冠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实验小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小学数学教师实际教学中注重深度学习,意味着其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并通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接受教学后能够主动应对困难,并制定合理措施解决困难,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其思维发展,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29-01

        为了引导学生真正的学习到数学知识,并基于此提升数学素养以及数学能力,需要注重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数学教师通过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采取丰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加工数学知识,并且能够批判性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将其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小学数学教师注重深度学习,能够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动探究精神,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获得快乐,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基于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
        一、深入研究数学教材,完善构建知识结构
        (一)新知识有机联系旧知识
        为确保小学生牢固掌握所学习的知识,需要将学习内容根植在学生背景知识中,使新学知识有机连接背景知识,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受,并不断掌握新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引导其快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比如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复习学过的知识后,可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采取这样的算法是为什么?”由此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相同才可进行加减的观念,学生即可基于这一认知结构来学习新知识,应用通分知识,使计数单位不同转变为相同计数单位。除此之外,不仅要实现新旧知识纵向结合,也需进行横向结合,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商不变规律等知识,在这一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将会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和运用。
        (二)确定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大脑加工信息注重秩序、系统、关联以及简约,数学教师可根据知识内聚的学习顺序整合相关内容,基于数学核心概念或是思想,应用逻辑方法构建知识系统[1]。例如在分数系统中单位“1”是核心概念,不仅具备“量”的属性,也具备“率”的属性。转化单位“1”,可将a÷b作为分数,例如将4个月饼分给5个人,那么可知每个人获得1/5或是4/5的月饼,则后一种表示方法能够视为4÷5=4/5。


通过单位“1”概念能够归结两个数量的比为分数,通过“将40个月饼分给50个人,每人获得几块?”等问题进行扩展,并询问学生“每个人分到的月饼是相同的吗?”学生可采用商不变验证规律进行验证,以此引出分数基本性质相关知识。数学逻辑组织能够使数学知识相互联结,由此形成一个结构系统,简约化、系统化的关联,能够使学生更深入的学习。
        二、注重数学情境创设,丰富数学表象
        (一)完善知识呈现方式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只是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对具有较强抽象性的数学概念以及数学定理进行教学时,可采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使知识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在对数学规律形成相关内容教学时,即可创设探究式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对数学运算法则以及技巧进行教学时,可采用游戏情境或故事情境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其深入学习,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例如教学“认识物体”这一知识时,教学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课前准确一些形状各异的积木,为创设实物情境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可在课前搭建出正方体、长方体与圆柱体,并在课上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自己动手搭建出相同的形状,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可在学生搭建完成后选出几个质量高的作品当做教学素材,并组织学生对其形状和特征进行说明,教师在最后需要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直观、生动,能够使学生认知素材更加丰富,以此主动构建数学新知识。
        (二)丰富数学表象
        进行情景教学时,需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从而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探究知识,由此丰富其数学表象,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其思维发展。比如对“三角形面积推导公式”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为将学生数学表象进行丰富,需要数学教师设计可动手操作的探究性教学环节,例如向学生提供各种心中的三角纸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各种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2]。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生会拼接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形成四边形,采用四边形面积公式进行推导;一些学生会沿着三角形的高将其裁开,然后拼接为一个四边形来推导面积。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探究,这可有效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表象更加丰富和全面。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获得乐趣,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落实深度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自主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才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实现新旧知识有效联接,并以创设情境的方式丰富学生数学表象,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春金.深度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新教师,2019(9):52-53.
[2]胡春燕.深度学习,让儿童的学习真正发生——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24):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