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费洋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费洋
[导读]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仅在个人生活中十分重要,而且在教育教学领域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途径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与目标之一。基于此,以下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费洋   江苏省宜兴市东域小学  214200
【摘要】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仅在个人生活中十分重要,而且在教育教学领域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途径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与目标之一。基于此,以下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68-01

        引言
        现在可以说全国范围内都在应用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需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都在进行教学的改革,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体现得比较明显。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老师开始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内心来重视数学学习,促进自身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这样对于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一、强化课堂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创新能力
        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一方面。体现到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和理解上的创新思维,也要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强化实践活动的环节。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强调应用性的学科,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运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和情境与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创设出关于数学知识的实用情境。然后,教师就可以在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之后,为学生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对学生的探究方式进行限制。学生既可以小组讨论,相互合作来完成探究,也可以独自思考完成探究。而在成果的展示方面,教师也可以引导小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始终认清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理解,还在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不能够简单地否认和打断,而是应该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进而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所在。同时,也要用提问、鼓励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新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并且能够拓展生活中新的应用场景,从而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提升教师自身素质,适应时代需求
        教师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者,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需要教师自己做出改变。


教师要主动学习并接受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行为。其次,教师还要有主动求变的意识,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熟练地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有效的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情境,提升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三、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般来说,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会学习到一些数学理论知识,但是要达到巩固这些数学知识的目的,就需要老师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数学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当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老师也可以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当中,能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加强和提高,之后的创新意识也能够得到锻炼。例如,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对长方体物体进行包装,即“把两个长3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几种拼法?”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对自身的想法进行印证,这样对学生的表面积计算很有帮助。
        四、重视基础积累,为创新意识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能力的提升基础是关键。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创新思维,必须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这是创新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保障。学生只有拥有了深厚的知识底蕴,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有依托。其次应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作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新颖感、多面性,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不能过于扩大学生的认知差距,随意加大学习难度,给学生创新带来困难。最后要注意引导学生灵活沟通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的整体,便于学生进行知识重组,培养创新素质。
        结束语
        小学数学作为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着重培养的便是学生抽象思维及逻辑能力,旨在经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具备解决数学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即为教师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于原有能力基础之上,为解决当前新问题而突破既往藩篱、创建新理念的一种思维活动,可使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和强化,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梅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做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75-76.
[2]张爱红.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83.
[3]杜红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对策[J].启迪与智慧(中),2019(04):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