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思考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贾营营
[导读] 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贾营营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    256600
        摘要: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人们不再一味的关注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吸收和利用知识的表现展开了深刻地思考。因此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必须要尽快适应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教育服务。是以本文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法的使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展开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道德与法治;初中课程;教学策略
引言:新课改的落实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方法、思维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初中道德法制课程的开展不能够再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握教学的基本原则,以新课改思想作为导向,来实现整体课程模式的优化与革新,从而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吸收知识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在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是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重视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为学生构建更加丰富多彩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并扩展自身的学习视野。因此随着新课改的教育思想与目标变得越来越明确,教师也需要适当的了解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以此来强化自身的教学技能与方法,巧妙地结合网络中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踏入现代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1]。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为学生组建一个班级群,每天选择一些资讯热点新闻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对这些内容展开讨论,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为学生制作一些有趣的微课课件,将其提前分享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对即将要展开的学习内容形成初步的概念模型,便于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的跟随教师展开学习。如学习“网络改变世界”之前,教师可以在在网上寻找一些关于信息技术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之处;同时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黑客的法制新闻,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即使在虚拟网络中也不意味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行事,依旧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与法律约束。
二.注重生本教育,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新时期教师不仅仅应当强化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生本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并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实践机会,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通过自身的主观意识去对事物进行判断[2]。
        例如,在学习“人民的权益”这一知识内容时,以往教师开展教学通常习惯于强调学生以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为主,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想,导致学生对“权益”的理解仅仅是局限于教材范围之内,并不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如何正确行使并保护自身的权益。但是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应当适当扩展课堂空间,可以借助问卷访谈的形式,组织学生在其所居住的小区范围内向大人询问针对小区中一些占用车位、吵闹扰民、侵占公共资源的现象该如何正确处理,随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带回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结合教材讨论如何处理这些现象才是正确的行为。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还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并为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扩展到校园之外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三.开展小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思想重点强调的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中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来开展教学,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产生了一定限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发展。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遵循全新的教育方针,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核心,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知识展开有效探索。如此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性,同时还能够实现其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从而取长补短,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3]。
        例如在学习我国的法律制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大量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案例,例如酒驾、偷漏税、校园网贷等违法行为,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自由选择自身所感兴趣的学习案例,并以此为中心讨论这些行为触犯了我国哪些法律,而案例中的人物又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结语: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情况下,灵活导入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扩展学习视野并丰富课程资源,除此外还应当通过自主学习、实践访查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凸显出生本教育理念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旨。
参考文献:
[1].白爱梅.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33):73-75.
[2].葛维佳.谈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认同提升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1):47-48.
[3].陈雪燕.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10):7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