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真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城都610000
青霉素属于抗生素的一种,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杀死病菌,从而实现对人体疾病治疗的作用,由于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抗生素,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自从青霉素出现以来,挽救了无数生命,那么关于青霉素的发展史、分类以及适应病症等,我们通过以下科普知识,使大家对青霉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一、青霉素的发展史
1928年,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实验室内,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他培养的一些葡萄球菌变成了青色的霉菌,凡是培养物中与这些青色的霉菌接触后,就会完全裂解,这说明这些青色霉菌消灭了它接触到的葡萄球菌。于是在弗莱明将这些青色的霉菌称为青霉素,后来在长达四年的试验下,弗莱明针对青霉素专门进行研究后发现,青霉素对血多引起严重疾病的传染病菌有着显著的抑制效果和破坏性,就算将青霉素稀释一千倍,青霉素依旧有着原有的杀菌力。后来弗莱明提交了关于青霉素的论文,但由于弗莱明不懂生化技术,再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提取出纯度较高的青霉素,而纯度较低的青霉素由于性质不稳定,治疗效果不显著,所以人们当时对青霉素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1935年,生物化学家厄思斯特·钱恩博士无意中发现了细菌的抗菌作用,并意外发现了之前弗莱明的青霉素论文,于是立刻将全部工作转移到对青霉素的研究中。直到1940年经过多次动物试验后,才确定了青霉素的效果,在1941年的时候,由于一名警察刮破了脸,导致伤口感染而患有败血症,在当时,这种疾病几乎难以治愈,因为最好的磺胺类药物,也无法阻止病菌的感染。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寻找机会用药的钱恩博士带着他们的青霉素决定对这名警察进行试药,在试药中,他们每隔三个小时给患者注射一次青霉素,结果在24小时后,患者的病情开始稳定,两天后,患者的体温下降,并且脓肿也开始消退,经过此次的试验后,青霉素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后来青霉素被广泛应用到医学中,正值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伤员因为感染,使得大部分士兵失去了生命,而青霉素的使用,避免了伤员被病菌的感染,因此也挽救了大量受伤士兵的性命。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后来人们发现,大约有10%的人对青霉素有着过敏反应,同时一些细菌对青霉素也产生了耐药性,但无论如何,青霉素的出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战争,当时掌握青霉素制造的国家并不多,西方发达国家对青霉素的制造配方严格保密,后来在我国微生物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樊庆笙教授的努力下与1944年在昆明西山简陋的条件下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批五万单位一瓶的青霉素,从而实现我国成为在战乱年代率先制造出青霉素的国家,而我国在1953年,正式生产出了第一批国产青霉素,从此也揭开了我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二、青霉素的分类
青霉素按照特性可以分成以下六种类型,分别是青霉素G类、青霉素V类、耐酶青霉素、氨苄西林类、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和美西林以及酯匹西林。
通常情况下,青霉素G类常见的有高效西林、青霉素G钾、青霉素钾、青霉素钠、青霉素G钠、青霉素G、配尼西林、苄青霉素钠、盘尼西林、苄青霉素钾等。而青霉素V类,常见的有青霉素V钾等,青霉素按照不同特性的分类中,对于不同疾病的治疗具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当患者感染有病菌后,需要经过确证后,才能给患者注射青霉素。
三、青霉素的适应病症
(1)青霉素归属于广谱抗生素针对肺炎链球菌、衣原体级链球菌感染等情况下进行治疗,通常对于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疾病有着比较敏感的治疗。
(2)在对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以及猩红热等疾病时,由于青霉素G对其有着较好的疗效,所以是治疗这类疾病的首选药物。通常给重症患者每天静脉注射给药四次,每次确保药料在120-160万U之间,而对于咽炎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至少给药十天以上,在确保患者咽炎中的致病菌消失后,才能停止用药。
(3)针对其他链球菌引起的感染,使用青霉素G治疗中,能够对B组β-溶血性链球菌、粪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治疗效果。
(4)对于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可以使用青霉素G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一般情况下,对于第二期、第三期梅毒或者第一期病情较重的患者使用大量的青霉素G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在对梅毒患者用药中,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每天需要给患者用药500-2000万U的青霉素G药量,通常对患者的病情治疗3-4周即可实现病情的有效治疗。
(5)针对革兰阳性杆菌引起的人体感染中,一般会造成患者出现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疾病,因此使用青霉素G的时候,再加入抗生素治疗疾病,那么会具有很好的效果。而青霉素因为在皮肤科主要用于治疗梅毒、淋病、丹毒等疾病,所以当患者出现这些疾病,就应该注意对青霉素的使用。
四、青霉素在药学发展中的作用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生素,随着人们对青霉素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身体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由于青霉素的诞生,开始带动了抗生素的诞生,推动了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随着青霉素的出世到现在,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经可以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白喉等疾病,但由于部分病菌开始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所以在青霉素药学的开发中,为了增强青霉素的抗药性,医学界通过以开发植物为原料的方式开发抗菌类药物。由于青霉素不能耐受耐药菌株所产生的酶,所以当青霉素一旦遇到这种酶后,很容易被破坏,而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这也使得钾盐不但不能直接静脉注射,同时也需要计算钾离子量,从而避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影响到心脏功能,而造成人体死亡的情况。由于青霉素的毒性比较小,所以药学中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由于青霉素在常见的过敏反应中屈居首位,使得青霉素在药学使用中造成患者出现皮疹、血管性水肿等情况,严重时还造成患者休克甚至是死亡。所以在给药途径中,青霉素的给药以静脉注射为主,需要对青霉素的用药剂量等进行掌控。
结束语:
青霉素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治疗疾病的观念,同时由于青霉素的出现,挽救了大量的生命,因此青霉素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意义,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后来发现了更多的抗生素,但是青霉素的地位在医学中却是永远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