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通讯作者:张萍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省泸州市64600
当患者全麻腹腔镜手术结束返回病房,病房护士常常会这样嘱咐家属:“如果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可以暂时不枕枕头,头尽量偏向一侧,避免呕吐引起窒息。”那护士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临床上用于全麻术后预防误吸的一项措施。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关键词 全麻; 腹腔镜; 术后恶心呕吐
1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现状及危害
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现象,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使用麻醉药物引起的,现象较为普遍。术后恶心呕吐通常是在术后1-2天内出现并逐渐消失,但也有少数会持续3-5天。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风险是20%~30%。
麻醉药物在身体里会有一个代谢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些反应一般都是暂时的、一过性的,经过一段时间基本都可以缓解。不同的人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所以恢复的时间也会有差异,另外术后恶心呕吐与手术时间、患者身体状况密切相关,故恶心呕吐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术后随着身体的恢复,恶心呕吐症状会逐渐消退。
术后恶心呕吐可对患者口服药物、进食等造成不良影响,致使身体不适感进一步加重,严重的可能会并发机体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不利于术后康复。与此同时,术后恶心呕吐可能会使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多。
2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根据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发展进程将其分成呕吐前期、呕吐期两个阶段。
(1)呕吐前期:此阶段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出现恶心感,而且由于此时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可能会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变快、乏力、眩晕等不适。呕吐前期的发病机制是,胃部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使胃壁内节后神经元的活性升高,促使大量血管活性肽分泌,近端胃部处于松弛状态,小肠会逆行收缩,促使肠道内容物回纳至胃部,为呕吐发生做准备。
(2)呕吐期:膈肌和腹肌在同时收缩时,患者常表现为干呕,无胃内容排出体外。然而,当机体的腹肌、膈肌同步进行收缩的同时,食管周围肌肉舒张松弛,就会导致胃内容物经食管排到体外。
3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因素
(1)手术因素:腹腔镜手术开始前需要经脐孔注入二氧化碳以建立气腹,便于术中腔镜操作,但二氧化碳可对机体迷走神经产生刺激作用,与此同时二氧化碳还极易并发高碳酸血症,使术后恶心呕吐几率升高。此外,有研究显示,手术总时间延长30分钟,恶心呕吐概率就会升高60%。
(2)麻醉因素:临床进行腹腔镜手术需要采用全身麻醉,而全麻需要用到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枸橼酸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的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故全麻术后易出现恶心呕吐。此外全麻过程中应用吸入性麻醉剂,或使用曲马多、氯胺酮、依托咪酯等麻醉也会引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3)术前准备因素:若在腹腔镜术前患者没有严格按照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6小时的要求执行饮食管理,或者术前心理干预准备不充足,过度焦虑、紧张等,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
(4)患者自身因素:有临床研究报道,50岁以上病人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风险明显大于少于50岁的病人,同时女性的发生风险也较男性要高。此外,在既往有眩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中枢性高热、脑水肿)、重度腹胀、低血压、糖尿病、化疗病史等患者,其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高。
(5)术后因素: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或体位突然改变、过早过快进食,或者术后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等,均可导致胃肠道蠕动变慢,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几率。此外,术后疼痛也可以延长胃排空时间,促使恶心呕吐出现。
(6)其他因素: 噪音、室内灯光、物体振动、室内气味难闻等均有可能诱发恶心呕吐。此外,机体处于脱水状态、体位性低血压也可引起恶心呕吐。
4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风险评估
根据术后恶心呕吐简化风险评估(Apfel评分法)的内容,将女性、术后应用阿片类镇痛药、非吸烟、有术后恶心呕吐史或晕动病史设为成年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4项主要危险因素,每个因素出现记为1分,总分是0、1、2、3、4分,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风险为10%、20%、40%、60%、80%。
5如何减少或预防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
(1)术前
①术前调整好心态,若对病情、手术有疑问、顾虑的,可直接向责任医师或责任护士咨询,消除顾虑,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简单地说就是心理上不要惧怕手术和术后恢复。
②术前遵医嘱禁食水,而且禁饮食时间必须要充足,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习惯性便秘、进入难消化固体食物的患者,禁食时间至少8小时以上。
③术前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在术前1-2天休息充足。
(2)术后
①在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时,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将患者的枕头去除,使其头偏向一侧,维持患者的呼吸通畅,避免出现误吸问题。
②在患者意识清醒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安抚,使患者能够保持平稳的心态。
③全麻术后饮食严格按照医生、护士的指导按时饮食,切勿过早进食,其饮食原则一般是:忌辛辣、忌油腻,先从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循序渐进,注意营养均衡搭配,辅以新鲜水果蔬菜,最大程度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可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蠕动,并多饮一些温开水,这不仅能够冲淡胃液,降低恶心程度,还可以促进体液循环,加快麻醉药物代谢。此外,生姜也是一种临床较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其不能预防恶心呕吐,但可缓解恶心呕吐。
④术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早下床活动,通常手术当日静养,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早期活动有助于增加呼吸深度,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胃肠道蠕动,对于增进食欲,降低术后腹胀、恶心呕吐、血栓、肺炎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
⑤术后疼痛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一旦术后出现疼痛尽量告知医务人员,让其评估疼痛程度及疼痛性质,遵医嘱镇痛,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⑥必要时,存有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使用昂丹司琼、胃复安等药物预防恶心呕吐。
⑦可采用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等中医疗法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简单介绍一下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方法。1)耳穴压豆: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耳部相应穴位,通过按压、按摩手法间断刺激耳穴,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气血,缓解不适症状,通常我们在按压耳穴时会感到“酸、麻、胀、痛”的感觉,这是得气的表现,实属正常。2)穴位按摩:选择合谷穴、足三里穴按摩。合谷穴位于食指、拇指闭拢,虎口处隆起的肌肉后方凹陷处,其具有理气、行血、调气和胃通腑的作用。足三里穴的位置:膝盖下方两侧的凹陷处即为膝眼,分为内膝眼和外膝眼,其中外膝眼沿胫骨直下3寸处即为足三里,其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病,有调和气血、降逆止呕的作用。按摩手法:主要以拇指指腹作为压力源,应用点按、点揉的手法交替进行,每次按摩5-10分钟,每隔4小时按摩1次。
总的来说,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不用怕,虽然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很多,但发生率是因人而异的。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及时处理,恶心呕吐症状可逐渐消退,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