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社区卫生服务服务中心610036
目前临床常见的结石症类型较多,主要以泌尿系统结石、胆道系统结石两类为主。由于结石症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结石症发生的抑制与预防非常重要。那么,对于结石症你了解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开展护理干预注意预防结石症,现做介绍如下。
泌尿系统结石症
1.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原因
(1)对某种药物的服用:一些患者由于受机体健康方面因素影响,需要对一些药物服用,例如需要服用化疗类药物的肿瘤患者等,随着患者用药的频率和时间,久而久之会使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率提高。
(2)体内代谢因素:若人的尿液酸碱度发生异常情况,尤其是尿液处于偏酸性,则会使酸性结石的发生率提高。此外,若患者体内嘌呤代谢发生异常情况,当进食过多高尿酸食物后,能一定程度提高尿酸,诱发结石的发生率;若患者伴有甲亢症状,在补钙期间,则容易是草酸钙结石的发生率提高。
(3)局部因素:对于伴有神经源性膀胱和膀胱颈狭窄、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和海绵肾及马蹄肾等病症者,则易发生感染情况反复发作情况,在感染情况多次出现的情况下,则会提高结石发生率。
(4)体重等因素:若患者出现体重超标情况,尤其是超标严重,则无法有效排泄体内废物,易导致肾脏等功能出现代谢异常情况,从而会提高结石发生率。而且,在特定的区域饮水、饮食等方面出现异常情况,同样也会提高结石发生率。
2.日常护理
(1)生活预防:对膳食结构加以注意,饮食结构与尿石的产生具有一定关联性。所以,对膳食结构加以注意,并对饮食习惯适当调整,能对结石情况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依照尿石成分差异情况,可通过实施不同方法进行饮食调理。比如,若患者伴有草酸钙结石病症,需叮嘱其减少高含量草酸钙食物的摄入,包括草莓和西红柿、菠菜和马铃薯等。
因治疗导致泌尿系结石一些原发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导致体内磷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增加磷酸钙结石发生率。对此,需要先对甲状旁腺患进行治疗。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和肿瘤等尿路上的梗阻因素,易导致尿液蓄积情况发生,从而容易出现尿液“老化”情况。当有沉积物在尿中出现“老化”后,则会出现增大情况,进而形成非晶体微结石。因此,对于一些诱发泌尿系结石的原发病,对其及早开展治疗,能对结石复发情况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对泌尿系感染的治疗及预防。尿石的产生和泌尿系感染有一定关联性,可直接影响预防尿石症的效果。
增加水分的摄入。建议患者养成多饮水的习惯,能使尿量增加,能有效排除体内多种矿物质和盐类。另外,对饮水卫生加以注意,加强对水质的重视,严禁饮用含较高钙质的水。
增加运动量。建议患者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慢跑、散步等,能对泌尿系结石复发起到预防作用。
(2)饮食预防: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和肾结石等,均属于泌尿系结石。其中,肾结石的组成以草酸钙为主,易诱发患者出现肾绞痛。对此,在饮食时,建议患者减少对钙元素的进食,从而能对肾结石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膀胱结石、尿酸结石需分别应用低蛋氨酸饮食、低嘌呤饮食。增加蔬菜与水果的摄入,能转换尿液呈碱性,可对胱氨酸与尿酸结石予以抑制;肉类食物的摄入能转换尿液呈酸性,可对感染结石有效抑制。
针对磷酸结石者,予以低磷和低钙饮食;对于钙肾结石者,应减少高盐、高动物脂肪和高草酸等食物摄入。
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对于伴肾结石者,通常会建议其减少对动物性蛋白与盐的摄入,增加饮水量,尿量保持在每日2000至3000毫升,即能对肾结石复发起到预防作用,同时还能确保钙摄入量。
胆道系统结石症
1.胆道系统结石的形成原因
通常所说的胆道系统结石多以胆结石为主,而引发胆结石的发生,具体包括如下,①体质肥胖:日常喜欢进食高胆固醇、高糖类和高脂肪食物,而肥胖是诱发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基础。②喜静少动:部分人群因体力劳动与运动较少,长此以往会一定程度降低胆囊肌收缩力,延迟胆汁排空,易引发胆汁淤积,胆固醇晶体析出,提高胆结石发生率。③不吃早餐:随着近几年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吃早餐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长时间不吃早餐会一定程度增加胆汁浓度,加快细菌繁殖,诱发胆结石发生。
2.日常护理
(1)增加水的摄入:对水的摄入适当增加,能将尿液有效稀释,使尿内晶体浓度下降,冲洗尿路,不但能对结石的形成起到预防作用,而且还能有效排出结石,通常成人饮食量是每日不低于2000毫升,对结石预防有重要作用。
(2)若患者长时间卧床,则需帮助并鼓励其下床活动,从而能使骨质脱钙情况发生减少,保证尿流通畅。
(3)尿液酸碱度调节:结合尿石成分,对尿液酸碱度进行有效调节,能够对尿石复发起到预防作用,如在酸性尿中草酸盐和尿酸盐结石的形成,在碱性尿中碳酸盐和磷酸盐结石的形成。
(4)饮食调节:依照结石成分对饮食适当调节,比如,若患者伴有草酸盐结石,则建议其减少对菠菜、土豆等含丰富草酸食物的摄入,对维生素B6口服,能使草酸盐在尿中的排出减少,氧化镁口服,则能使草酸盐在尿中的溶解度增加。若患者伴有磷酸盐结石,则建议其增加对低钙、低磷食物的摄入,指导患者氯化铵口服,能将尿液酸化,对溶解磷酸盐有促进作用。若患者伴有尿酸盐石,需叮嘱其禁止进食豆类、肝类等含丰富嘌呤食物,予以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合剂口服,将尿液碱化,保持尿液PH值不低于6.5。
若患者水量摄入过少,则会导致尿液浓缩过度,尿盐沉淀,使结石的发生率增加。反之,若患者水量摄入过多,则会一定程度增加尿量,对尿路起到清洁和冲刷作用,若患者伴有尿路感染情况,增加对水的饮用,则会引流加强,从而能有效抑制感染情况发生,使感染结石的形成降低。所以,在增加对水的饮用,尤其是在夏季时段,建议患者水的摄入量应维持在1至2斤/日。
此外,对于出现口渴情况患者,也要嘱咐其减少对过高甜度饮料与啤酒的摄入。而且,在空调房内禁止待过长时间,防止出现空气干燥,导致机体内水分流失过多。针对需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而言,应加强对水摄入量的重视,从而能补偿因出汗过量而缺失的水分。
在饮食方面,建议结石患者减少对咸肉和豆腐、盐制品和果仁等食物的摄入;同时减少对乳制品的摄入,多进食低钙类食物,从而降低结石发生率。
总之,通过从泌尿系统结石、胆道系统结石两方面对结石症简要简述,能加深患者对病症的了解,便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视,能实现对结石症预防的作用,降低病患不适感。希望此次阐述能给结石症患者带来一定的帮助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