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劲!远离骨质疏松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王伟
[导读] 骨质疏松会对全身骨骼形成影响,
        王伟
        成都八里医院骨科  四川成都  610000
        骨质疏松会对全身骨骼形成影响,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该疾病的发病几率较高,尤其是在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针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应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远离骨质疏松。
一、骨质疏松是怎么形成的?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头会变薄、变脆,如同海绵一样,很容易发生折断,骨头疏松多孔,因此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发生骨折的几率更高,最常见的有髋部骨折、脊柱骨折、手腕部位的骨折等,骨折可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残疾,甚至影响生命安全。之所以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的年龄增长导致的骨骼强度不足,在年龄因素的影响下,人的骨头自然变脆、变薄,是一种生理性的变化。同时也可受到某些危险性因素的影响,使骨质流失速度加快,增加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例如瘦长型的身材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或是青年期未达到峰值骨量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常人更高。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对抗骨质流失的雌激素不足,增加了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摄取维生素D和钙质不足,减少骨量,因此也可以诱发骨质疏松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具有家族遗传性,存在危险因素的群体,要做好骨质疏松的积极防治。
二、骨质疏松的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常是因为轻微碰撞或跌倒出现骨折,经检查和诊治确诊骨质疏松的,有些患者是出现了多处的骨痛,到医院经检查确诊了骨质疏松症,有些老年人患者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外伤作用却出现了腰背疼痛,经诊治后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较为严重,引起了脊柱椎体骨折。超过6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要做好骨质疏松的积极筛查和防治,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对骨质疏松症进行筛查和早期防治。治疗骨质疏松的过程中,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体格检查、骨密度检测、病史分析等,详细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身高变化,以及既往的骨折迹象、有无存在长骨或脊柱变形等问题,进行相应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式是以预防骨折、保持活动功能为原则,结合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两种方式,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配合减少骨质流失的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例如双磷酸盐、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等,由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用药,患者要调整生活方式,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在饮食方面增加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量,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通过负重锻炼、远离烟酒,强化身体机能,做好定期的复诊随访工作,谨遵医嘱对疾病的进展进行监测。发生过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尤其需做好骨折预防,避免再次出现骨折形成损伤。
        骨质疏松症需积极治疗,若是任由病情发展,则增加了患者压缩性骨折的发生风险,可引起患者出现严重的腰背部疼痛,甚至持续数月都无法缓解。治疗方式可通过卧床休息2-3周、配合止痛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微创椎体成形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这样能够使患者的疼痛得到迅速的缓解,降低患者的痛苦。

发生过骨折的患者出现再次骨折问题的风险较高,因此要积极的治疗骨质疏松症、预防再次骨折问题的发生。对于骨折风险高或是不能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激素治疗,但是对大多数的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医生通常不建议使用激素治疗。有些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包括发生了脊椎压缩性骨折问题的患者,可采取微创椎体成形术,骨折导致神经根受压迫时,需采用开放手术的方式,将神经根压迫解除,对破碎椎骨进行固定,存在髋骨骨折问题的患者需进行内固定手术或是髋关节置换手术。
三、“骨”劲!远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患者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的不适症状,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由于骨质流失,患者可出现肌肉抽筋、背部疼痛、弓腰姿势、身高变矮、驼背、轻微外力下的骨折问题,甚至脊柱压缩性骨折引起胸腰背部的剧烈疼痛。3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流失少量骨质,轻度的骨质流失经诊断后会被确诊为骨量减少,随着骨量减少的发展,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此年龄增长下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也有所增加。人们的骨头强度减弱,增加了骨头折断的风险,例如常见的脊椎骨折、髋部骨折、腕骨和前臂骨折等,需加强对该病症的有效防治,若是出现了出虚汗、容易发生肌肉抽筋、伴有多处骨痛等情况,需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6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应做好骨质疏松疾病的积极防范,远离骨质疏松病,在生活中有人尝试用黑芝麻等进行骨质疏松的防治,认为此类食物能够减少骨质流失,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证据研究表明此类天然食物有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人们应树立起科学的疾病预防观念,在预防骨质疏松症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合理膳食,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
        在饮食调整上增加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量,能够使骨骼更强健,维生素D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人体吸收钙,强化骨骼功能,对于饮食中钙质补充不足的人们来说,可以咨询医生,适当地服用钙补充剂。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锻炼,例如有些运动能够使人们的骨骼更强壮,包括散步、跳舞、慢跑、负重运动等,使用重物或弹力绳进行有氧运动或抗阻力运动,也有助于提高肌肉的力量,强化骨强度和骨密度。避免跌倒和骨折问题,发生人们每周可以进行2-3次的抗阻力运动训练,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负重运动,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加强钙吸收效果,使骨骼更强健。远离烟酒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会导致人体骨密度降低,加快骨质流失的速度,重度饮酒的群体骨形成减少,并且醉酒会增加跌倒的风险。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因为骨质疏松症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治是十分重要的,早发现骨质疏松症,能够使骨质疏松的发展得到有效的延缓,避免发生骨折问题。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需定期接受体检,检测骨密度,若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骨折风险增高,此类人群应尽早地接受骨密度检测,对病情进行诊断和分析,做好后期的积极防治。
总结: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是我国老年人群体中一种常见的高发疾病,针对骨质疏松症的家族遗传特征,人们应树立起科学的疾病防治观念,加强对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防范,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对骨密度定期检测,尤其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更要做好疾病的有效预防,从调整饮食、合理运动等多个方面着手,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几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