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对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罗云
[导读] 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是由不习惯的剧烈运动尤其是离心

        罗云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 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是由不习惯的剧烈运动尤其是离心收缩运动导致的常见症状,肌内效贴对缓解疼痛、减少肌肉延迟发作方面有良好的辅助效果,目前肌内效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影响尚未明确,本文旨在讨论肌内效贴对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作用机制,为其康复和体育运动中应用的新方向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延迟性肌肉酸痛、肌内效贴、运动员、肌酸激酶
1 介绍
        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是由不习惯的剧烈运动尤其是离心收缩运动导致的亚临床症状[1]。其典型症状为肌肉压痛,并伴随僵硬、关节活动范围下降等。通常认为与肌纤维亚细胞结构的微损伤和随后的炎症反应有关[2]。症状在运动后24h逐渐加剧,24–72h内达到峰值,并在5–7天后缓慢消失[3]。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如何有效预防和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一直是重点关注问题。目前,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多采用物理因子治疗、中医传统治疗和功能训练等治疗方法[4-6]。
        肌内效贴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手段,对缓解疼痛、减少肌肉延迟发作方面有良好的辅助效果[7]。但是,目前肌内效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影响尚未明确,本文旨在讨论肌内效贴对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作用机制,为其康复和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2 肌内效贴对DOMS调节作用
2.1 对外周机制的调节  
        研究发现运动时肌肉组织的缺血、缺氧、能量物质不足、代谢产物的堆积是引起 DOMS 的主要原因[8]。根据闸门控制理论,目前肌肉效贴缓解肌肉疼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刺激神经系统中的感觉通路,从而增加感觉传入反馈,进一步减少伤害性疼痛感觉的输入。肌内效贴在所附着的皮肤上产生褶皱效应,并增加皮下组织的间隙,从而改善组织血液和淋巴循环,进而减少致痛物质堆积导致疼痛减轻[1]。
        研究表明肌内效贴对运动员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疼痛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张琴等[9]认为肌内效贴缓解了运动员肌肉延迟性酸痛感的疼痛。Maria等[10]发现肌内效贴降低了健康男性肱四头肌延迟性肌肉酸痛48 h的目测模拟类比评分,并降低对疼痛强度的感知。
2.2 对生理机制的调节    
        肌肉不习惯的离心运动是诱发肌肉损伤的主要原因[11]。由于肌纤维间没有充分的肌内和肌间的协调,致使单个肌纤维受到过度应力,从而导致Z线的断裂、细胞膜损伤等,进而发生蛋白质降解、自噬以及局部炎症反应[12]。同时肌纤维损伤的发生会导致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进入血液,因此,血清CK通常作为肌肉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并且在损伤运动后增加[13]。
        董启正[14]发现,对运动员双膝伸肌群进行延迟性肌肉酸痛造模,肌内效贴干预较无刺激组24 h急性炎症反应减轻并加速了恢复过程。Disaphon等[15]发现,肌内效贴可减轻无运动习惯的健康大学生肌肉酸痛,但CK活性较假刺激组几乎没有影响,提示肌内效贴不能加快CK的恢复。

延迟性肌肉酸痛后CK水平各研究间异质性可能与受试者运动习惯、肌内效贴贴扎方式并不完全一致,对结果可能产生偏倚。
3 小结   
   尽管肌内效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CK水平调节作用尚不明显,但是对DOMS疼痛症状有缓解作用。同时,肌内效贴具有操作简单、贴扎时间长等优势,作为一种预防和缓解运动员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辅助手段值得推广。由于目前关于肌内效贴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整体质量偏低,缺乏纳入运动员群体的大量研究支持,导致无法客观评价运动性肌肉延迟性酸痛的疗效。今后应当更好探讨肌内效贴应用于运动领域的新方向,开展更多设计科学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4 参考文献
[1]张国海,王人卫.肌内效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和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7,37(12):46-51+63.
[2]Fridén J, Lieber RL.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basis of exercise-induced muscle injury. Med Sci Sports Exerc. 1992 May;24(5):521-30.
[3]郝春丽,杨隽,张晓军.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01):100-101.
[4]瞿超艺,徐金成,赵杰修.超低温冷疗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作用——系统综述[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11(8):754-769.
[5]胡精超,周军.推拿对延迟性肌肉酸痛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01):89-92.
[6]洪巧新.对采用静力拉伸法缓解学生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06):174-175.
[7]张国海,王人卫.肌内效贴对人体运动能力影响与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5,10(1):73-80.
[8]胡精超,周军.推拿对延迟性肌肉酸痛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01):89-92.
[9]张琴,郭燕霞.肌内效贴与按摩疗法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缓解效果的比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3):136-138.
[10]Camacho MA, Herrera E, Barela JA, Delgado-Diaz DC. Kinesiotaping Diminishes Delayed Muscle Soreness but does not Improve Muscular Performance. Int J Sports Med. 2020 Aug;41(9):596-602.
[11]张学林,王凤阳,王玉蕊.离心运动导致的骨骼肌肉损伤、适应的机制及其意义[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06):663-666+681.
[12]耿治中,裴子文,言功立,陈建.肌内效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5):5733-5740.
[13]王珺.最大等速离心运动诱发肌肉损伤程度与肌酸激酶水平的关系[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01):423-428.
[14]董启正.肌内效贴对运动性膝关节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03):367-371.
[15]BOOBPHACHART D, MANIMMANAKORN N, MANIMMANAKORN A, et al. Effects of elastic taping, non-elastic taping and static stretching on recovery after intensive eccentric exercise. Res Sports Med. 2017; 25(2):181-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