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便秘的困扰?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陈敏
[导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陈  敏
        宜宾市第三中医医院   四川  宜宾   6446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这个难言之隐也随时伴随着我们。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人群中便秘的发生率高达27%,但以中、老年人及久坐不动的办公室人员常见。具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便秘发生率高达15-20%,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可高达80%,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远离便秘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以下这些知识吧。
一、什么是便秘?为什么会发生便秘呢?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量少。根据其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种情况。功能性便秘又分为单纯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为何会发生便秘呢?它可以由以下这些因素引起。

1.原发性因素
        ⑴不良的饮食习惯:一些人由于食用饮食过少,进食的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形成便秘。若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另外,喜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饮水减少,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引发便秘。
        ⑵各种原因导致排便动力不足:对于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妇等人员,由于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发生便秘。因为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而且还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
        ⑶拖延大便时间,忽视定时排便的习惯:一些人把大便当作无关紧要、可早可迟的事;或因工作过忙、情绪紧张等,拖延了大便时间,或因患有肛裂和痔疮等肛门疾病,恐惧痛、害怕出血,不敢大便而拖长了大便间隔时间。这都可能使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感受反应变得迟钝,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且不引排便感觉,形成习惯性便秘。
        ⑷水分丢失过多: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失血及发热等均使水分损失,代偿性引起粪便干结,导致便秘。
2.继发性因素
        ⑴器质性受阻:由于患有各类腹腔肿瘤及慢性炎症所引起的肠腔狭窄变小、直肠痉挛狭窄、手术后并发的肠粘连、部分性肠梗阻等,以及妊娠、腹水等压迫大肠,可使粪便通过受到阻碍,在肠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形成便秘。
        ⑵大肠病变:如过敏性结肠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可引起大肠痉挛、运动失常,使粪便通过不畅而发生便秘。
        ⑶药物因素的影响:服用碳酸钙、氢氧化铝、阿托品、碳酸铋等药物可引起便秘。长期滥用泻药,使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即使肠内有足量的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因而导致顽固性便秘。
        ⑷精神因素影响: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惊恐、情绪紧张、忧虑、焦虑或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某一工作等情况时,会使便意消失,形成便秘。
        另外还有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亦可引起便秘。
二、便秘危害有哪些?
        1.便秘可致粪便中毒素被吸收引起中毒症状,如:烦躁、意识障碍加重,血压升高等。
        2.便秘可致腹部胀痛,食欲缺乏,影响患者营养状况、导致抵抗力下降。
        3.便秘时,排便者需用力较大,可导致腹压、血压、颅内压骤然升高、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可引起脑出血、脑疝的形成,或出现心肌梗死而导致死亡。
4.长期大便干结还可出现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
三、如何远离便秘的困扰?
        对于经常发生便秘的情况时,应尽早到医院查明发生便秘的原因,由于疾病的原因引发的便秘,应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尽早解除便秘。如属于功能性便秘,可采取以下措施,以便减少便秘的发生。
        1.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对经常容易发生便秘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论是否有便意,最好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去蹲一次便器,以便培养正常的排便条件反射。这个时间可在早晨起床后、每餐饭后或者自己认为其他合适的时间。在蹲便器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排便上来,不可再做看书、看报、听广播、想其他问题等事情。产生便意时,要即时排便。
2.改变饮食结构  
        ⑴如无限制饮水的疾病,可每天饮水2000-2500ml左右。并在清晨空腹时,饮用一杯温开水,可刺激肠蠕动。
        ⑵进食足够的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添加粗制面粉、玉米粉、豆制品、芹菜、韭菜等。
        ⑶应适当多吃带馅面食,如水饺、馄饨、包子等有利于保证更全面的营养,又可预防便秘。
        ⑷多食产气食物及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利用其发酵产气,促进肠蠕动。如:白薯、香蕉、生蒜、木耳、银耳、黄豆、玉米等。
        ⑸增加润滑肠道的食物  对体重正常、血脂不高、无糖尿病的患者,可清晨空腹饮用一杯蜂蜜水等。
        ⑹少饮浓茶或咖啡等饮料,禁食生冷辛辣及煎炸刺激性食物。
3.根据自身情况可进行以下运动和锻炼
        ⑴若身体条件允许,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⑵腹部按摩法:取仰卧位,双腿弯曲,使腹部放松,用手掌从右下腹开始沿顺时针向上、向左、再向下至左下腹、按摩至左下腹时应适当加大力度,以不感疼痛为度。按压时呼气,放松时吸气,每次10分钟左右。腹部按摩可随时进行,但一般选择晚上睡前或晨起时,按摩腹部前应排空小便,不宜过饱或过饥时进行。可每日做2遍或每餐后1h做1遍,可每天坚持做。
        ⑶收腹运动和肛提肌运动:收缩腹部与肛门肌肉10秒后放松,重复训练数次,以提高排便辅助肌的收缩力,增强排便能力。
        ⑷对于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者,可以借助器械,帮助其站立或进行被动活动。
        ⑸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采用卧床锻炼的方法:将一条腿屈膝抬高到胸前,每条腿练习10-20次,每天3-4次。
        4.避免长期服用泻药,因长期服用泻药可造成依赖性,减弱肠道自行排便的功能而加重便秘;同时还可造成蛋白质、铁、维生素损伤,从而导致营养缺乏。
        5.调节紧张情绪,使其精神放松,避免因精神紧张的刺激而诱发便秘发生。
        总的来说,对于非疾病引发的便秘,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改变静止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等方法,是可以有效的减少便秘发生的次数,从而远离便秘的困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