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翠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湖北省孝感市432900
摘要:
目的 研究替勃龙在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接诊的符合条件的89例绝经2a以上妇女要求取环者,给予口服替勃龙2.5mg/d 4-8w后再行取环术。
结果 89例患者获成功,未发生子宫穿孔、术中大量出血、心脑综合反应、宫颈裂伤等并发症。
结论 绝经后妇女子宫萎缩,节育器嵌入子宫,患者难以忍受疼痛,致使取环困难,经给予口服替勃龙2.5mg/d 4-8w后,再行取环手术是安全的、可靠的,该方法用药方便,费用低廉,易于为医生及患者接受。
关键词:替勃龙;绝经期;取环
目前,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放置宫内节育器是已婚育龄期妇女使用最广泛的避孕措施。由于使用宫内节育器具有长效、安全、简便、经济、可塑及不影响性生活等优点,故深受广大妇女欢迎。但对于宫内节育器存放至绝经后的妇女,取环最佳时间是围绝经期停经6个月后或月经紊乱,此时取环既避免了绝经时间短不避孕仍有可能怀孕的问题,也不会发生因绝经时间过长生死道萎缩导致的取环困难的发生。对于绝经时间过长,超过2a以上再取出宫内节育器者来说,取环困难常有发生。对来我院的绝经后2a以上要求取器者采用服替勃龙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取环困难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来我院取环的绝经2a以上的妇女89例,入选条件:(1)B超检查确定无节育器子宫肌层嵌顿及异位;(2)无乳腺、子宫内膜、宫颈恶性肿瘤病史,无心梗及脑血管意外史;(3)血压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该组患者年龄52-68岁,平均55.8岁,年龄最大者68岁,安环32a,绝经16a,年龄最小者52岁,安环24a,绝经6a。
1.2方法 对89例绝经2a以上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的患者采用替勃龙(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给药,1次/d,2.5mg/次,根据宫颈萎缩情况使用4-8W的方法。患者术前常规B超检查,宫内节育器存留于宫内且为金属环,无替勃龙使用禁忌,血细胞分析、白带常规、肝贤功能、凝血四项、心功五检检查均无异常后行取环术(在B超监视下)。
在计划生育室受术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用窥阴器扩张阴道,暴露宫颈,碘伏消毒宫颈,艾里斯提夹宫颈前唇,助手在耻胄联合上向下推压宫底,协助固定子宫位置,暴露萎缩的宫颈。用探针沿宫腔方向控测宫腔深度及环位,能清楚探及宫内节育器,然后用3-4号扩宫棒扩张宫颈,扩张后取环器顺利进入宫腔,并勾住宫内节育器。手术均由技术熟练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专人记录体温、脉搏、手术时间、宫颈情况、出血量、不良反应及受术者满意度。
2、结果
本组病例妇科检查见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粘液增多,宫颈易于钳夹,探针进入宫腔容易,本组89例均顺利完整取出宫内节育器,受术者无痛苦感觉,脉搏、血压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其中5例因节育器部分置入内膜下,嵌顿于宫腔内,由取环钩将环成角拖至宫口外,剪短环丝,用钳夹环丝一端,抽出全部环条。所有病例未发生子宫穿孔、术中大量出血、心脑综合反应、宫颈裂伤等并发症。
3、讨论
19世纪80年代左右是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一个高峰阶段,目前,这部分妇女大都处于绝经期,对于宫内节育器存放至绝经后的妇女,取环最佳时间是围绝经期停经半年后月经紊乱。但有许多绝经后妇女因害怕取节育器疼痛而未取,还有一些妇女不知道绝经后要取节育器,因此对围绝经期带节育器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很重要。绝经后的妇女,随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导致阴道上皮萎缩,宫颈变硬,宫颈口及宫颈管狭窄,子宫体萎缩,宫腔变小,宫内节育器易嵌于子宫内,临床上经常碰到绝经后妇女取环失败。绝经时间越长,取环难度越大。以往有给予口服已烯雌酚数日再取经的报道,但近年来已烯雌酚已禁止使用。对于目前人数较多的绝经后取环的患者,寻找一种新的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非常重要。替勃龙的出现,解决了这部分患者的后顾之忧。
替勃龙含有7-甲基异炔诺酮,是与异炔诺酮结构的甾体,当药物进入人体后产生3种代谢产物,这3种代谢产物分别具有弱雌激素样和孕激素样活性及雄激互样作用。替勃龙是目前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的药物中唯一在体内同时具有卵巢产生的雌、雄与孕激素作用的特殊药物,它提供雌激素作用但无需同时使用孕激素。Srivl等认为术前使用雌激素样物质能降低取环的难度,使嵌顿环或宫颈狭窄患者节育器更易取出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本组实验就是利用替勃龙的弱雌激素样的作用,在缓解子宫萎缩症状的同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最小。
本组资料表明,在严格掌握适用条件的情况下,替勃龙具有缓解绝经期宫颈萎缩作用,由有经验的妇科医师操作,绝经时间久,放置时间长的宫内节育器也有安全取出。总之,替勃龙应用于绝经后取术时间短,取器效果顺利,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经济安全,简单方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78-2680
[2]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1-422
[3]王淑贞 妇产科理论与实验[M] 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464-484
[4]程静,叶碧绿,李春阳,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308-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