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锋
广东省封开县中医院 广东省肇庆市 526500
摘要:目的:分析某地区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探讨进一步完善该地区分级诊疗制度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封开县400名居民和3个镇的医疗卫生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除残疾外,OHIP-14量表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籍类型居民的“生理性疼痛”和“残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性疼痛”(17.7%)和“生理障碍”(14.0%)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而“社会障碍”(3.6%)和“残疾”(2.8%)的负面影响较小。结论:由于分类和治疗框架不完善,医院间缺乏信息共享,60岁及60岁以上居民比12~60岁居民和城市户籍居民的健康状况差。推进社区诊所口腔医学改革,加快建立医患信息共享平台。
关键词:分级医疗制度;口腔医学;诊疗;必要性;模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封开县下辖的范围根据行政区划,随机抽取若干镇/乡/街道,调查其社区卫生诊疗单位中口腔科的状况。
取上述随机抽样中的3个镇/社区/街道,调查该行政单位内所有设立口腔科的公立医疗单位。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表制作
自编问卷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户籍类型;另一部分是14个中文简体版(口腔健康影响简介,OHIP-14),由辛伟尼等验证。OHIP-14侧重于反映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主要评估口腔问题对生理功能和社会心理影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OHIP-14包含7个维度和14个项目,为利克特5点结构。根据所描述事件的频率,每个项目分为五个级别:“无”为0,“小”为1,“有时”为2,“经常”为3,“非常经常”为4。该量表总分为56分。得分越高,对个人口腔健康的影响越大。当患者对该项目的评价为“经常”或“非常经常”,即得分为3-4分时,说明该项目的内容对患者有负面影响。
2019年7月,调查人员开始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调查。他们深入社区居民的住所,通过发送问卷和面对面访谈进行调查。本次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缺项<3的有效问卷389份,有效应答率为97.25%,男性186份,女性203份。
1.2.2开展调查
自制调查表对封开地区各级公立口腔诊疗单位进行分级诊疗开展情况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OHIP-14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居民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由于年龄小于12岁的样本过少(n=3),不能有效代表代表总体,故舍去。不同年龄阶段居民OHIP-14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维度7外的6个维度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60岁及60岁以上居民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差于12~60岁居民。
2.2非基层公立医院口腔科调查情况
非基层公立医院了解分级诊疗制度,但未定期给基层口腔诊疗单位培训。认为分级医疗制度存在单位的最大问题为F:缺乏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占所有备选项的35%。
3讨论
3.1进行社区诊所口腔科的改革
(1)增加口腔科家庭医生。与其他医疗模式相比,家庭医生治疗在初级保健中的健康促进水平最高。
因此,社区诊所增设家庭牙医主要负责在家检查居民口腔健康状况,提出初步诊断和治疗建议,培养居民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进行简短的口腔知识教育。通过开展家庭医生承包服务,促进基层诊疗、分级诊疗,有助于为群众提供全面、连续、协作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居民的获得感。
方法:实行家庭医生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在每个检查周期中,家庭医生登录信息平台的医生入口,显示辖区内待检查居民。家庭医生应与当地居民联系,预约检查时间。
所需家庭医生数量:由于龋齿是口腔内最常见的疾病,龋齿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后天膜的形成、细菌粘附和菌斑生物膜的形成,造成牙齿的颜色、形状和质地的损伤,因此家庭医生的一个检查周期为一年;因为一年的法定工作日是251天,一天的法定工作时间是8小时,一个检查周期是一年,检查周期中的工作时间是2008小时。因为家庭医生只做一个粗略的检查,每个住院医生大约需要0.2小时(12分钟)。如果居民人数为1万人,家庭医生检查所有居民所需的总工作时间为2000小时。家庭医生的理想人数是1人/(1万居民)。
研究发现,政府的财政政策可以从提高医疗机构采用分级诊疗模式和患者接受分级诊疗两个方面,达到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目的。因此,政府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构建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单位的宣传教育作用。口语教育活动每年举行两次。它由社区诊所主办,社区诊所和社区私人牙科诊所承办,工商部和卫生局监督。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两组患者的口腔健康自我效能感、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和口腔健康行为。多元化健康教育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健康教育患者。可见,基层医疗单位推进口腔科分级医疗存在医疗服务严重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或门诊部迫切需要改革体制,建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非基层医疗单位口腔科分级诊疗不够。非基层公立医院要率先建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
3.2加快建立医生患者信息共享平台
(1)患者登录后界面。该页面为“只读模式”。页面上方显示患者账号,患者姓名。依次显示“系统疾病及既往病史”“就诊次数”“就诊时间”“医师姓名”“主要诊断”“主要治疗”“医嘱”“患者知情否”。
(2)医师登录后界面。该页面为“可编辑模式”。页面上方显示“患者账号”“患者姓名”“医师账号”“医师姓名”。依次显示“系统疾病及既往病史”“该次就诊/修改时间”“医师及科室”“主要诊断(非口腔科无需填写)”“主要治疗(非口腔科无需填写)”“医嘱(非口腔科无需填写)”“患者知情否”。
注:“系统疾病及既往病史”由首次口腔诊疗负责医师填写,并由临床医师及疾控中心医师完善;“患者知情否”在诊疗结束后,经患者确认后填写“是”或“否”。
(3)说明。(1)该平台对患者为“只读模式”,可避免患者在医疗知识不充足的情况下有意或无意隐瞒病情,可保证患者接受较完善的诊疗方案,并保护医生人身健康,避免职业暴露等风险;且在诊疗期间,由医患双方共同输入账号及密码才可进入“编辑模式”,充分保证患者权利。(2)后台将记录每一次编辑的操作者、操作时间以及操作内容,以供后期查询、保护医患双方权利。(3)平台涉及所有私立口腔诊疗单位、公立医院及疾病控制中心。所有来就诊患者需有疾控中心标注方能进行诊疗操作,若为急性口腔科疾病,可于就诊后2个工作日内补上。该平台与社会医疗保险系统关联,若就诊记录先于疾控中心认证3个及3个以上工作日出现,则该用户医保报销程度降低(新医改从2009年开始提出并执行,各项药品及医护管理政策与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有一定影响与关联,积极开展分级诊疗制度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不同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逐步养成小病到基层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利用政策引导,强制基层首诊。
结论
对于分级诊疗制度的研究,目前通过口腔医疗设备为切入点,加强口腔服务系统功能,减轻大医院工作强度,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运行链接。达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功能,对于我国医疗服务系统将是一大进步。口腔医疗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服务系统、设备设施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信任度。
参考文献:
[1]梁睿贞,徐文天,孙志达,等.口腔专科分级诊疗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3):282-286.
[2]汉业旭,姚峥,赵国光等.分级诊疗背景下医联体发展的探讨与建议[J].医院改革,2018,2(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