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余艳莉
[导读]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在线教学得以产生和发展
        余艳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在线教学得以产生和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此前我国高校全面在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在线教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需要不断完善在线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的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教学管理新模式等。
        关键词:在线教学  教学平台  教学资源  教学管理  

        一、在线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在线教学也称“远程教学”,即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开展实时教学活动。在线教学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是一位名为萨尔曼·可汗的孟加拉裔美国人创办的“可汗学院”。该学院为一非营利性网站,实行“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除了视频授课,还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及进度跟踪等学习工具。
在线教学在我国经历了从录播到直播,再到智能教学平台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录播式在线教学”采用录播形式上传互联网进行付费分享,主要面向中小学生;“直播式在线教学”教师通过直播进行在线授课,与学生在线互动;“智能教学平台”则通过手机或平板的手写、语音等便捷的输入功能实现签到、头脑风暴、在线讨论、测验、提交作业等,实现学习个性化和辅导差异化,比较接近课堂教学的教学情景。
在线教学以其便捷、低成本等优势得以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在线教学得以全面展开,由此极大地推动了在线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我国的运用,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全面在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全面在线教学的开展,主要是利用各种智能化教学平台,采取“直播+线上答疑”的方式,即由任课老师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在确定的时间内向学生进行实时讲授,还原课堂签到、直播授课、互动答疑、作业、考试等过程。同时推荐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供学生课后自学。在启动全面在线教学之初,各高校都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但毕竟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经过短期的动员培训、试运行、初期的忙乱直至最后的有序进行,各高校基本上都完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但运行效果多少有些差强人意。
首先,教师对在线教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限,在线教学素养参差不齐。在此之前大多数教师并未深入地研究过在线教学,一般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没有全面在线教学的经历,未能很好地掌握在线教学的方法和技能,缺乏在线教学的临场感。特别是部分年龄偏大的老师,对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潜意识中对在线教学存在抵触和抗拒心理,只是迫于形势被动开始了在线教学。
在此背景下,大多数时候会囿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模式,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地把课堂讲授搬到网络上。很多老师只是通过网络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布置几次线下作业,安排几次在线互动或答疑就算完成了教学工作。未能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各种工具及功能来组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
第二,在线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缺乏切实有效的规划和指导。在此推行的全面在线教学中,各高校对于在线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基本上是学校给出指导性意见,具体由任课老师决定。其中教学资源以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超星等为主,教学平台包括钉钉、雨课堂、腾讯课堂等。
为帮助高校全面在线教学的开展,去年教育部先后组织了两批37个在线课程或技术平台,免费开放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在线课程2.4万余门。但真正满足需要并被采用的平台或资源并不多。
教学平台存在着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要么片面追求功能的多样化而影响到操作的便捷性,或者用户界面不够简洁明了等,很多老师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培训下依然不能较快地掌握并熟练地使用。如果再遇上公共网络系统通讯不畅,师生体验将会更差,所以大多数老师宁愿选择zoom、腾讯会议等作为授课平台、再辅以对分易等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在线教学。此外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教学平台,导致学生一天之内需要在不同的平台间切换,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及获取教学信息的及时有效性,甚至引发一些错乱,如登录错误导致迟到、错误提交作业等。


教学资源则针在针对性、适用性不强的问题。教育部组织的资源平台上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课程,专业性课程比较少;大多数课程只有基本的知识框架,知识点的讲解不够深入。与各高校长期以来自身形成的学科体系及专业特点不太吻后,缺乏与专业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的系统性。
第三,缺乏对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效管理措施。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线教学更多采用的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整个在线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在更多时候只是起指导和辅助的作用。但在此前的在线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语音或文字,老师不能适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进行引导。更重要的是对于部分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没有老师、辅导员及班委的督促,很容易懈怠,要么打卡之后便彻底地自娱自乐了,要么处于昏昏然的状态。
对于全面在线教学,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基本上还是延用了教学督导听课、辅导员或班委考勤的管理模式。教学督导的关注点在于教师是否按教学计划授课,辅导员的在线考勤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对师生双方的约束和激励作用都不大。
        三、对我国高校开展在线教学的建议
在去年春季学期的全面在线教学之后,秋季学期各高校都恢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全面在线教学告一段落。但是在线教学已然成为高校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需要在总结前期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在线教学,以充分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
首先,高校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在线教学的重要性,精准理解教育部印发的《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精神并贯彻实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支持老师参加世界慕课大会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资源建设,特别是专业课、实践类课程;加强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力度,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在线教学,打造智慧校园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目前教育部已经会同工信部研究制定教育专网建设方案,将建成覆盖全国的快速、稳定、绿色、安全、可管可控的国家教育专用网络。各高校在加强自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考虑未来与国家教育专网的对接问题。
其次,进一步推进或完善在线教学平台或课程资源建设。目前的在线教学平台,通用性良好,但无法兼顾高校不用类型专业授课的需要。所以高校可以优选一个在线教学平台,然后联合该平台技术部门根据本学校各专业的特点对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优化,同一专业学生统一使用该教学平台,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师生双方对平台使用的熟练程度,避免由于操作不畅对教学的影响。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增补远程监督学习功能和管控功能,避免在线教学中学生的自控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等问题。根据课程特点组建教学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线上教学的教学资源,包括授课视频或课件、试题库、案例库等。
第三,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春季学期的全面在线教学似乎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不管是习惯使然还是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必然还会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在线教学必然会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冲击,并最终因其能够满足师生个性化教与学的需要,而成为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会是当下的必然之选。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依据在线教学平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构。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帮助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探索建立有效的在线教学管理模式。众所周知,有效的教学管理是调动和推进学生积极开展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在推进在线教学的过程中,也应适时地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而不是因循守旧地沿用过去的传统做法。需要通过有组织的管理团队来督促学生完成课堂互动、提高测验和作业完成率、核定课程成绩等过程性学习,要不断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实验、组织和讨论,建构起自己的认知体系;建立适应在线教学的考评机制,对老师开展系统化的在线教学技能的培训,熟练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各功能模块,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思维,对于在线教学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嵌入在线教学的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课堂教学的进行。
        结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线教学永远在路上。在政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同时,学校要积极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教学管理部门要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新方式;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兰.高校开展在线教学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知识经济,2020(15):71-73;
2.邬大光,沈忠华.我国高校开展在线教学的理性思考[J].教育科学,2020,36(0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