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李娇
[导读]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
        李娇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小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素养,让小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已经成为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之一。而趣味性教学做一种新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可以使小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音乐学习中,这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针对此,本文对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趣味教学;小学教学;
         引言
        在注重于人才全面化培养的趋势下,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逐渐呈现出较多的问题,不再适用于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需求。小学音乐作为德智体美劳培养的核心课程,对小学生展开有效的音乐教育,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此种需求与背景下,趣味性教学相应产生,且趣味性教学在应用小学音乐教学后,众多的教学优势,使得小学音乐推进趣味性教学的运用,已经成为必然性发展趋势与要求。为此,本人结合个人所学及相关经验,对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进行了研究。
         1趣味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特点
        1.1科学性
        趣味教学是根据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在结合先进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方式与内容不断的完善,进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讲授式教学,趣味教学比较注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围绕学生的情感、身心与发展等需求,用音乐学家科学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展开有效性的教学。并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趣味教学会根据音乐教学的现状,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教学体系,因此趣味教学始终可以保持较高的科学性。
        1.2综合性
        趣味教学并非是采用模板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师固定思维引导下,能够逐渐形成统一的音乐思维,根据教师引导学习音乐知识。在实际运用于音乐教学时,趣味教学彻底转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与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种教学方式下,不仅教学氛围比较活跃,学生敢于提问与回答问题,教师也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和扩展学生的音乐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循环渐进的培养下,可以形成系统性的音乐思维与能力。
        1.3实践性
        从音乐教学内容而言,只有不断的进行音乐实践,才能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对音乐知识产生更深的感知。趣味教学的方式比较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进新教学理念与内容的深入,使学生在多层次、全方位的音乐学习下,能够亲身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主动参与和学习音乐知识。如通过乐器演奏、唱法学习、游戏歌舞编排等,此类的趣味教学方法效果十分良好,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小学音乐教学不受重视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为使小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很多小学学校比较重视主学科的教学,而音乐作为副学科,小学学校比较忽视音乐课程的安排。甚至部分小学学校,在课程表上设置了音乐课程,但实际的音乐课程,多被主学科教师占据,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很难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思维。加之,音乐教学设备的引进,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学校为节省资金开支,并没有配备专业化与完善化的教学设备。在此种教学设备缺乏、音乐教师不专业、课程较少的情况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难免会比较差,久而久之,小学音乐教学逐渐被边缘化。


        2.2小学音乐教学手段落后
        从当前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学手段而言,很多学校依然停留于传统教学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由音乐教师讲授基础的节奏,然后带领学生们学唱歌曲,学生学会一首歌曲后,再开展下一歌曲的教学。对于音乐歌曲的创造背景,及音乐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很少会向学生进行详细的教学,未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循环渐进的教授音乐基础知识、情感演绎、音乐种类、音乐器材入门知识等。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是不一样的,长期采用学唱的教学方式,难以发掘出具有音乐思维的学生,也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这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且课堂教学氛围严肃、教师注重于纪律性等情况,久而久之,会使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失去积极性,音乐教学效果也随之降低。
         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3.1创设教学情境
        有效开展音乐教学,应当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教学中,而不是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严控教学氛围与纪律下,使学生被迫的学习音乐知识。教师可以在开展音乐教学前,提前对音乐教学课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合理的制定音乐教学目标,科学化的设计音乐教学形式。如教师可以联合学生共同创设教学情境,将音乐教学转变为音乐情景剧,由学生负责演绎音乐情景剧中的角色,让学生在演绎音乐剧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蕴含情感与魅力。例如在学习《在动物园里》此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播放音乐,教授一些基础音乐知识后,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如小老虎、大象、大熊猫、猴子等。音乐扮演角色划分完成后,教师先播放音乐,让学生们跟着音乐节奏表演,此种趣味性教学方式,可以锻炼学生们的音乐反应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们能够掌握音乐节奏,感受到音乐带来了的律动感与快乐。
        3.2音乐教学和生活相结合
        音乐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着音乐,采用音乐与生活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小学生感受到音乐是无处不在的,激发出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比较活跃的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性差异较大,教师在采用音乐与生活结合的教学方式时,需要切实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生活场景,用于作为音乐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进行《嘀哩嘀哩》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你喜欢的春天场景是什么样子”,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后,教师抽取学生进行回答,并引导学生们进行音乐思路思考。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们学习此首歌曲,在自我想象情景的情况下,学生们在学习歌曲过程中,会融入个人的情感,这利于在强化学生们对音乐感受同时,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想象力。
        3.3注重课堂评价
        注重于对学生的音乐课堂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个人的音乐学习不足之处,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表现,可以正确、合理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趣味性教学方式下,音乐课堂的氛围与形式比较多样化,在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评价时,教师应对立足于客观性的角度,对不同学生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对于具有音乐天赋的小学生,教师需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明确知道个人的音乐学习能力,促使其对音乐学习更具有积极性。对于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应当以宽容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们敢于表现自己,改进个人不足,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
         结语:综上所述,音乐作为小学学科之一,合理有效的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促进小学生想象力与思维的发展。在音乐课堂中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做好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全过程音乐教学设计工作,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能够对音乐学习产生主动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旦妮.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分析[J].文理导航,2020,(12)22-25.
        [2]毛旦.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62)17-19.
        [3]于玲.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62)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