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刘福伟
[导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体育成绩,
        刘福伟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四小学 浙江省义乌市 322009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体育成绩,同时,还能使其身体素质得到强化。本文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题,首先介绍体育游戏的应用价值,然后通过结合实例的方式,提出几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策略,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认知能力

引言: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人对运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将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但多数小学生却并不具有这种习惯,具体表现为小学生上学都由车辆来回接送,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导致其运动积极性下降。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因此,对此项课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只有新鲜事物,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依然应用普通教学方法,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体育游戏由于充满趣味性,吸引力强,故采用体育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游戏对小学生有莫名的吸引力,在现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沉重,长时间的学习,消耗了他们大量的精力,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而游戏相较于普通教学,具有轻松和愉悦的特点。在游戏教学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通常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开拓自身的思维,产生新奇的想法。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做游戏的小学生,在创新能力上优于其他学生[1]。
(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随着游戏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对游戏角色的印象和了解会更加深入,其认知能力也会得到锻炼。此外,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对事物或角色的认知力会显著提升。
(三)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体育教师在应用体育游戏之前,通常会创设游戏情境,通过这种方式,为教学提供辅助,在情境创设阶段增加游戏的故事性,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融入学习过程。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策略
        结合上文可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但如何发挥出体育游戏的作用,却成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难点,因此,本文接下来会通过结合实例的方式,提出几点应用体育游戏的策略,如下所述:
(一)将教学对象特点作为依据,选择游戏类型
        体育游戏的形式非常丰富,包括扮演类游戏、编创类游戏和比赛类游戏等,不同类型的体育游戏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在应用体育游戏时,应该将教学对象特点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确保所选游戏在难度上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以某小学体育教学为例,该小学体育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选择的体育游戏以老鹰抓小鸡、石头剪刀布和青蛙过河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体育游戏较为简单,运动量较小,易于被年龄较小的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针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所选的游戏为黄河-长江推小车,相较于上述几种游戏,这种游戏在难度上和玩法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充满趣味性,因此,适合该阶段的学生。针对高年级学生,所选游戏为拔河、足球比赛等充满一定对抗性,且规则相对复杂的体育游戏。其目的在于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此外,考虑到学生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在选取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还要对个体和性别差异进行考虑。比如:在开展跳绳比赛时,教师可以对体能充沛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体能稍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同时,还要根据性别,让男女生参加不同的游戏,如男同学应参与足球或篮球游戏,女同学可参与丢手绢和跳绳等运动量较小的游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游戏之中,并感受体育游戏的乐趣和魅力。
(二)游戏内容和教学内容应密切相关
        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因此,在游戏内容选择和数量设置上,需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体育游戏的作用充分发挥。比如:某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团身动作,设计了前滚翻转圈的游戏,利用体育游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不仅掌握了动作要领,还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再比如:在进行高年级体育教学时,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竞赛游戏比谁投得远,按照性别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各组成员在规定高度进行投球,最后统计分数,评选出每组的优胜者。这种游戏应用方式,有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开展,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强的品质[2]。
(三)游戏过程应灵活调整
        虽然游戏设计与教学对象实际情况相吻合,但在游戏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诸多方面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的体能较差,在参与游戏时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而产生挫败感,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应对游戏过程进行灵活调整。以贴膏药游戏为例,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需要轮流扮演贴膏药的人,但在轮到一位体能较弱的女同学时,她由于长时间追不上同学而感到十分伤心,逐渐丧失了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教师通过及时换人的方式,使这位学生的情绪由阴转晴,重新参与到游戏之中。
(四)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安全第一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原则,只有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体育教学才能正常开展,因此,在应用体育游戏时,教师应该对组织性、纪律性进行强调,同时,还要做好安全教育,使学生的安全得到保证。在课余期间,体育教师应通过分析案例的方式,对各种体育游戏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在游戏开始前没有做好准备和检查工作是诱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比如:某教师在进行投掷实心球教学时,在海绵垫上钉了一个大头钉图案,作为投掷点,然后让学生进行投球练习,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大头钉从海绵上掉下,学生在捡球过程中差点受伤,在发现后将掉落的大头钉还给教师,此时,教师认识到自己的做法险些酿成错误,于是将所有大头钉撤掉。由此可见,提前做好检查,是有效的安全措施。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引以为戒,不仅在思想上重视安全,还要落实到行动上,通过定期检查的方式,使体育游戏的安全性得到保证。此外,还要在游戏开始前向学生介绍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因未遵守规则而受伤。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和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更好的应用体育游戏,建议体育教师将教学对象特点作为依据,选择游戏类型、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体育游戏、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和灵活调整游戏过程,从而使体育游戏的价值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小鹏.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2021(01):100.
[2]丁雪.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探讨[J].新课程,2021(01):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