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姝瑶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山格镇山格中心小学363700
摘要:伴随着学生素质教育理念的改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政策的深入推进,作为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的课程之一,小学音乐摆脱了应试教育环境的长期影响,逐渐脱离了小学教育的边缘地带。训练音乐节奏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其要适合授课的相关要求和时代的发展步伐,从中寻找能够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的训练效率。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节奏训练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授课;节奏训练;授课策略
引言:在一首音乐中,节奏是其生命力和存在感最直接展示的途径。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节奏各有不同。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高质量、高效率并且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有效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音乐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用音乐中充满韵律的节奏吸引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净化,从中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妙情感。
一、当前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小学音乐重新获得一定的重视,与此同时,其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1]。第一,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音乐长期没有得到授课重视,导致其授课理念和方式都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其具体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授课理论单薄和学生与家长的不重视。教师的授课手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音乐课堂的授课效率不能得到提升。小学音乐课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化的课堂模式,教师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无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相关课程的授课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大批高素质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学校却仍然优先将资金投入在升学考试的相关授课建设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音乐教师的进修机会。并且相关授课设备也面临着老化、不全等问题。其授课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导致授课的效率持续下降。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策略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可以让节奏训练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相结合,在设计相关授课训练方案时,可以在其中加设一些趣味性的游戏,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对音乐节奏的学习和训练上。教师要对节奏训练的授课进度加以把控,能有效利用相关小游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为授课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2]。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中《山谷回音真好听》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初用优美、轻快富有童趣的声音演唱这首《山谷回音真好听》,让学生通过演唱和聆听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了解“回声”这种独特的自然现象。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使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被有效唤起。可以找一个较大的空房间让学生对着墙壁大声呼喊,从而使其更加真实的感受回声的现象。使其学习本首歌的节奏的兴趣更加浓厚。
(二)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授课中,一般是由教师先开展授课演示,教师进行口头教授,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指导。但是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容易形成厌烦情绪,不能在枯燥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更多的学习。因此,这种授课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消极心理。教师要对此给予充分的关注,并在具体的授课中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能在这种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充分调动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中《幸福拍手歌》一课时, 本课的授课目标是让学生能自信且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并能在学习弱起歌曲的强拍开始做动作,合拍地边唱边表演。能学会创编新的歌词,并能合着节奏进行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能愉快地参与表演、创编等活动,进而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积极态度。在课堂之初让学生跟着教师播放的歌曲节奏进行拍手表演,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展开一定的节奏授课,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本首歌曲的节奏,并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
(三)拓展教学范围,提升效率
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将授课局限在了极为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和空间内,这样的局限性不能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授课水平的发挥,让课堂授课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针对此种问题,老师要能大胆地对授课范围加以拓展,有效打破这种授课方面的局限性。让小学生能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学习更多的节奏的创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中《调皮的小闹钟》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阶段播放各种闹钟的声音,让学生对其进行分辨,让其找出其中一共有几种声音和其中包含着哪几种乐器的演奏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不同类型的钟表,如法国钟、罕见的鸟笼钟、古老的座钟、机械手表、电子表、石英钟表等。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了解的欲望,从而投入学习中。
(四)合理运用器材,培养节奏感
在过去的课堂授课中,由于授课本身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部分教师在使用设备器材时过分谨慎,过分担心器材的损坏造成不好的授课影响[3]。但是如今随着音乐授课重新得到一定的重视,授课的器材设备也已经配备的较为齐全,教师要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使其能为学生提高乐理素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中《乒乓变奏曲》一课时,可以使用一些音色清脆、节奏较强,且方便学生操作的器材展开节奏训练。如使用快板、三角铁等。安排学生利用其进行打击乐表演,在不断地锻炼中打好学习节奏的基础,进而提升其对声音的感知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节奏授课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影响因素,但是教师要对其给予一定的重视,并能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授课计划,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的基础上设计更加有趣味性的课堂授课方案,从而充分调动更多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节奏的学习中来。并且对相关器材设备进行合理使用,使其能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让学生能在积极乐观的状态下学习节奏,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三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93-94.
?
[2]邓美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授课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4:56-57.
?
[3]孙丹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授课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9,01:141-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