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第二小学 浙江省温州市325000
摘要: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识字是尤为关键的。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给后期高年级的教育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识字时,可以充分的利用所教学的教材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兴趣。本文将简要的分析能够增强小学识字教学趣味性的几项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引言:
小学教师想要使得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应用汉字,现阶段的识字教学尤为关键。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一、以情境激趣,以提升学生识字积极性
根据教育部下达的要求,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每天的识字量应当在几个到十几个字之间。但实际上这样的识字量会使得学生对于识字产生厌烦的情绪,并最终导致学生的识字积极性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识字成果不佳。所以,在教学低年级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给予学生一定的有趣情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层和特点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学生对学习识字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识字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年级课程《姓氏歌》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可以事先为学生创建一个寻找生字“精灵”的游戏,而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翻开课本寻找课本上不认识的“生字精灵”,并与“精灵们”成为好朋友。由于教师将一个个生字形容成为一个个小精灵,并将生字卡片随机放入学生的课本中,让学生们逐一进行寻找,这个过程会使得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得以提高、注意力也获得提高,最终学生的识字效果也会更好。虽然,这样的趣味游戏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换汤不换药的寻字游戏不能过多的使用,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审美上的疲劳,导致今后再使用这样类型的教学手段就会适得其反。在设计教学手段时,还是要结合课本内容及其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方式。在认识耳口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两两分组。互相说出对方的耳口鼻,另一方要快速的做出反应指出所说出的部位,这样也能相对的提高教学的趣味性[1]。
二、以游戏激趣,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玩游戏是每一个孩子不能拒绝的一件事情,教师可以抓住这个要点结合自身的教学需要,设计教学。在游戏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主动的学习知识,还能够激发其思维,也是学生最为容易带入和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阶层相对偏低,在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大多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去学习,不仅如此还容易受到别的事情的干扰。而且识字是一个需要较高重复性的教学工作,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这样重复的学习过程会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对识字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识字的环节,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寓教于乐,采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趣闻游戏教学课堂,使得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开心的进行学习。对于如何采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有以下几种游戏教学示例:
(1)歌曲识字法
歌曲的选择上以儿歌为主,儿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浅显易懂并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碧绿的“碧”字时,教师可以编曲:“王阿婆、白阿婆,同坐石头上乘凉”类似这样的儿歌,使得学生在唱儿歌的同时能够轻而易举的记住这个字的特点[2]。
(2)猜字谜识字法
猜字谜游戏受到大多数的孩子喜爱,倘若教师能够有效的加以利用,组织学生展开猜字谜识字游戏,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生字的好奇心,还能够使得学生最大程度上的认识更多的生字。例如,教师在教学《日月水火》课程时,可以将“火”作为谜底。提问学生“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它最怕水?”这样以侧面展示字特点的形式展开猜字谜学习字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透过字的特点了解字的背景,对生字的印象也会得以增强。
(3)开心碰碰车
在开展课程《动物儿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开心碰碰车”的游戏。将学生两两进行分组,将一些含有“虫”字旁的生字与偏旁拆开,小组内的成员遇到一起可以说出自己是什么,并手拉手成为一个生字。这样的游戏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的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三、以生活激趣,丰富学生识字体验
生活处处都有语文,语文离不开汉字,生活也离不开汉字。利用这样的优势,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很多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展开识字教学,使得识字教学的成果得以推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学习中学生也会逐渐明白学习生字对于生活的帮助,从而使得学生降低对识字教学的厌烦感。对于新开学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每一名学生的姓名,并让其他学生记住该名学生的姓名,这样的过程中也会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很多的生字。在彼此短时间认识后,教师还可以开展记忆大比拼游戏,哪一位学生记住的同学名字最多可以获得糖果奖励。这样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也使得生字的认识变得更具趣味性。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需要寓教于乐,结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今后深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慧荣.分析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 2020(1):0163-0163.
[2]蔡静娴.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外语文,2020, 000(004):100,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