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药学干预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效果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马兆凤 汤琴通讯作者
[导读] 察分析融入药学干预后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以及实际效果。
马兆凤  汤琴通讯作者
(兴化市戴南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7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融入药学干预后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以及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其所接受的不同类型的治疗用药方法将起分为普通患者组和研究患者组,组内人数保证相等。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以及药物利用指数指标,同时针对抗生素治疗的用药持续时间和用药治疗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可见研究组患者在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的数据对比中较之普通组更具有优势,研究组患者的用药时间也相对较短,相应的治疗费用支出额度也相对较低。组间对比显示出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加入药学专业干预指导后,患者的用科学性、用药频率以及用药持续时间等都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应当在抗菌药物的应用中及时融入药学干预指导,通过提升用药科学性达到更好地药物治疗效果。
关键词: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引言:
抗菌药物是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药物类型,但随着其应用普遍性的提升,药物治疗中用药合理性不足的现象在发生率方面也有所提高。药学干预是从专业的 角度出发,指导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提高规范性和科学性,是提高用药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合理措施[1]。本文选取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的10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常规用药模式与药学干预模式对于用药效果的影响,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群体来源于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所有患者,选取年份区间,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按照用药过程中参照的具体方法分为普通组(n=53)与研究组(n=53)。患者一般资料如下。普通组,性别分布,男患者31人,女患者22人。年龄分布,最大61岁,最小21岁,平均(38.21±4.01)岁。研究组,性别分布,男患者30人,女患者23人。年龄分布,最大62岁,最小23岁,平均(37.92±3.92)岁。患者以上一般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可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
12.1普通组方法
本组患者结合具体的疾病类型,应用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方式实施治疗。在用药钱需要针对患者的患病情况和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随后结合病情规划用药量和用药频率。
1.2.2研究组方法
本组患者在用药方案制定时融入药学干预方法,具体用药指导步骤如下。①针对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进行检测,如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已经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当及时停止用药,更换药品种类进行用药治疗[2]。②开具处方时,药师要从药学专业的角度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严格审查,如有患者自主选择用药的情况,药师需要针对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进行严格规范和指导。③药房专业工作人员要定期面向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培训教育,首先从宏观上针对抗菌药物的用药规范和注意事项进行宣讲,其次结合医护人员或患者提出的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给予针对性地指导。这有利于提高遵医嘱用药的科学性以及患者自主选择用药的安全系数。另外,为了便于患者对抗菌素的用药规范进行全面 科学地了解,医院方面还可以通过印制专门的用药手册进行宣传讲解,提供给患者进行阅读。为患者提供具有便捷性且切实有效地指导。③针对抗菌类药物的应用处方,医院可组织科室内部 进行定期评价和审查,针对药物选择的科学性、用药剂量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处方合理性不足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并进一步提供指导和更正的协助[3]。④针对抗菌药物的实际应用,从理论知识学习的 先进性和有效性角度进行针对性提升。医院方面可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教育或者进修学习的机会,面向医院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开放,定期组织不同岗位的医护人员接触学习最先进的药学理论知识,并且逐步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的药方开具科学性。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是依托SPSS20.0版本的统计学专业软件进行的,当数据统计结果显示P<0.05时,方可判定研究结果具备显著地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频度与药物利用指数对比分析。对比观察可见,研究组患者这两项指标的水平较之普通组更优,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详细统计结果如下表1显示。
 
3.讨论
抗菌药物的应用对于常见的临床疾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但不同的疾病类型在药物的筛选应用上以及用药剂量上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且不同类型的抗菌类药物在价格上也存在差异,药学干预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通过有效指导提高这类药物应用科学性的方式[4]。
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当融入了药学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药物利用频度和指数都得到了显著优化,且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时间、用药总量以及整体的费用支出也得到了有效地缩减(P<0.05)。
综上所述,在确定疾病治疗适宜于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及时加入药学干预指导,提高药物筛选的科学性,从而达到更好地药物治疗效果,力求最大化地发挥药学干预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惠英,黄健虹.加强药学干预对抗生素合理用药的促进意义观察[J].医药界,2019,(24):1-1.
[2]杨忠萍.研究加强药学干预对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效果[J].家庭保健,2018,(017):81.
[3]曹娅琪.加强药学干预对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06(42):59-60.
[4]张洋,马小亚.加强药学干预对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的作用[J].人人健康,2020,(06):236-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