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骏驰
(四川自强中药有限公司;四川达州63500)
摘要:在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药学过程中,中药鉴定技术至关重要。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有上万种传统中药,如品种混乱,辨别真伪等困难。在鉴定领域,人们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鉴定方法来提高对药材的了解,从而了解药材的质量和特性。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为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而开发和应用的中药鉴定技术,希望对中药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研究;发展
引言: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副作用小。但是,在制药行业,中草药真伪的鉴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过程,也是促进中药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先决条件。中草药种类繁多,为保证中药质量,必须有一套严格的鉴别技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药治疗设备也在不断改进,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技术突破。中医药鉴定在科学技术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质量评估更加精确,中药的鉴定正朝着计算机化方向发展,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中药鉴定是鉴定中药品种和质量,研究和扩大新药来源的应用科学。它基于医学遗产和传统祖国的鉴定经验,利用理论知识和现代自然科学的鉴定方法来研究和探索中药的来源、特征、微观特征,鉴定以及研究新药的理论和方法。
1分子鉴定技术
分子鉴定通常是指鉴定大分子的特征。蛋白质和核酸是中药中重要的大分子,主要鉴定是其DNA分子。
1.1DNA的分子鉴定
中药DNA分子鉴定技术依赖于DNA片段,这些片段反映了个人,种群或生物物种的基因组的不同特征。它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受经验的限制,在鉴别中药品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些鉴定技术包括DNA条形码,分子杂交和PCR分子鉴定。用于序列分析的DNA条形码技术是目前具有较高影响和广泛应用的DNA鉴定技术。
1.2蛋白质标记
该技术包括蛋白质电泳、同工酶、蛋白飞行时间,抗血清和其他鉴定技术。蛋白质的电泳鉴定通常用于鉴定水果种子和动物药材。同工酶鉴定技术,利用酶活性分析和电泳检测技术鉴定不同品种的中药;蛋白质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技术,包含用于中药动物的中药蛋白质/肽成分,通常用于鉴定优质指纹;抗血清鉴定技术主要鉴定药物中的抗原性物质,如蛋白质。
2化学鉴定技术
中药化学鉴定的物质基础是其化学成分。常用的CCM方法使用参考物质,药用参考物质或参考提取物进行对比鉴定,这些参考物质已被应用和推广。
2.1紫外线(UV)光谱
中药紫外光谱鉴定简单、易用、快速、环保、应用广泛。随着研究的深入,紫外线和衍生全息光谱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研究方法的使用,对其进行鉴定更加方便。
2.2红外(IR)光谱
将该药物制成溶剂或粉末,干燥并压制成片剂进行鉴定。该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药物的鉴定具有重大影响。
3性状显微鉴定技术
生物的性状通常具有特定的特异性,它们被用于中药物种的鉴定,并在环境的影响下表现出一定的变异性。通过历代医学家积累和总结的经验和传统鉴定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仪器的应用,中药鉴定技术不断提高。性状显微鉴定技术的应用给中药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1仿生鉴定
一种模仿动物功能的鉴定方法,将事物转换为一组数据以匹配高维空间中的特定点,并使用高维空间中的几何计算方法来表达其位置。计算和分析几何分布的特征,并通过仿生方法(例如气味和视觉)鉴定样品。
3.2偏光显微镜的鉴定
使用偏光显微镜在暗场中显示出强烈的多色干涉色带,分子结构无序的异质晶体或某些有机物质将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强弱的亮度。在偏光显微镜下,中草药淀粉颗粒、晶体和其他组织细胞的颜色显示出稳定而特异性的变化。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时,动物骨骼、横纹肌、皮毛和骨骼的碎片以及牙齿的磨盘碎片在颜色和条纹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对比。偏光显微镜已经成为鉴定矿物质的重要手段。
3.3立体显微镜的鉴定
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中药样品的表面特征。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而且还可以使用显微镜和计算机拍摄和记录样品的特定特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40倍,观察药物的表面特性非常明显。
3.4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鉴定
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花粉粒、种子层、果皮的表面装饰以及茎叶表面组织,组织细胞和晶体及其他后包裹体、体壁、鳞片、动物毛发等超微结构。这项技术结合了物质和电子的相互作用来分析样品的物质和化学性质。
3.5荧光显微镜的鉴定
在鉴定过程中,请使用紫外线光源用紫外线照射测试样品。药物发出荧光后,用显微镜观察其位置和形状。操作简单,无需试剂,可以直接观察样品。但荧光通常会很快消失,应及时观察。
4生物效应鉴定技术
中药生物效应的鉴定是基于生物效应,生物统计学是一种工具,并采用特定的实验设计来比较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对不同测试产品的特定反应,从而确定中药的生物活性。药物是否可用以及强度的差异,作为中药鉴定的依据之一。它用于鉴定不同品种,来源和不同生长年份的药材。这是鉴定中药的另一种好方法。
总结:
我国中药品种繁多,比较混乱,严重限制了中药的应用。近年来,传统鉴定与新技术,新方法的结合解决了实际问题,适用于所测试产品的基本信息;结果不受不同类型的仪器,实验条件和操作人员的影响。中药鉴定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创新,为中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支撑,各种技术评价和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中药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爽,孙慧峰.中药质量控制常用技术及其应用[J].化学工程师,2019,33(02):60-64.
[2]孙平.中药鉴定中现代分析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6):95-96.
[3]王小庆,吕艳.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