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蕾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南京 210009)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前来本院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的的患者作为受试者,总计31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60例,对照组1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营养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程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检验结果分别为(33.02±4.05)g/L、(21.15±0.82)kg/m²、(113.43±9.54)g/L;实验组患者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症状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长达到(21.8±4.5)天,短于对照组(32.4±7.8)天,两组之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医护人员采用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优化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产生概率,并减少患者住院时长。
关键词: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头颈部肿瘤放疗;应用研究
放射治疗属于头颈部中路患者治疗的关键措施,因为头颈部肿瘤放疗计量相较于其他的部位更高,放射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急性放疗临床症状,包括放射性口腔炎、口干以及恶心等副作用,对患者食欲以及进食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普遍存在食欲不振、精神困顿、饮食困难等多种症状,价值放疗容易引发厌食症以及营养代谢等副作用,可能导致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1]。许多研究表示,放射治疗期间所产生的营养不良问题,不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不利于放射疗效。故而,怎样针对放疗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营养护理,以免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成为目前许多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即讨论了营养规范化护理模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运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312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作为受试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范围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内总计160例患者,患有鼻咽癌病人84例、患有舌癌与口咽癌病人56例,患有喉癌病人20例。对照组总计152例,患有鼻咽癌病人78例、患有舌癌与口咽癌病人54例,患有喉癌病人20例,两组患者在患病情况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开展必要的集体宣教个体指导,同时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实验组患者基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开展影响规范化护理工作[2]。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第一,组建专业的工作小组,实行MDT方式,总负责人交由科室主任或是护士长担任,具体负责各项组织以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小组秘书由专职组长担任,具体负责汇集有关信息数据以及资料,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整理以及分析设计落实路线。医疗组构成人员包括两个专职医生组长,两名组长共同协商评估结合营养诊断结果下达的医嘱;护理组构成包括4名工作经验不少于8年的责任组长,主要岗位责任便是落实医嘱,并督促患者落实,同时结合实际落实情况对方案予以适当的调节以及优化;营养师负责给予患者相应的营养指导,并参与疑难病症的会诊工作;临床药师则负责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上述各个护理人员共同构成营养干预小组[3]。
第二,配置物料以及筛查工具,患者入院之后,主治医生向患者提供营养风险筛查表,同时对患者目前身体营养状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如果患者NRS2002不小于3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床头位置设立标记;同时,护理人员需要设立肿瘤放疗营养专科宣传栏与宣传册;针对所有病患,护理人员都需要构建对应的专科营养护理单,并将所有护理单装订成册;帮助所有营养风险患者构建摄入量的记录,以加强患者ONS的已从度。另外,需要设计带有肿瘤放疗特点的随访登记本子,不断追踪患者当前营养状况。
第三,设定营养规划,构建管理制度。营养师需要依照NRS2002评价的结果为患者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营养方案,对应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方案的管理以及落实效果的评估与确认工作。科室组织一体化查房,营养师给予患者个体化营养指导。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情提供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一般在周一进行评分,周二交由专职医护人员评估营养计划。每日早班护理人员定期检验患者食物摄入量记录卡,借此加强患者的ONS依从性。定期开展肿瘤患者营养讲座,并定期邀请患者与家属参与相关讲座。
1.3观察指标
本次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营养指标、口腔黏膜放射毒性反应以及患者住院时长为主。其中营养指标通过全自动生活分析设备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先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体重指数变化情况为主。口腔黏膜放射毒性反应这结合美国放疗肿瘤协作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制定,划分为1级到4级,级别越高,患者病症越严重。平均住院时长,即按照患者实际住院时长进行计算即可。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全部数据均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加以总结以及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进行表示,行X²检测,计量资料则表示为(均数±平方差),行t检验,以P<0.05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营养干预前后情况
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之前,营养状况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干预之后,两组营养指标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3.讨论
肿瘤缓和营养不良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现象,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出现营养不良症状的概率达到40%至80%,即约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诊断初期即开始出现体重减少的症状,甚至有20%的患者因为营养不良而死亡[4]。头颈部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方面也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与重视。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依旧以放疗为主,然而在放疗期间,患者普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黏膜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仅会产生一定的痛感伴发饮食困难,而严重的患者可能产生口腔、喉咽黏膜大面积溃疡、出血,移植于患者产生强烈的痛感,饮食更为困难。此外,放疗也存在许多副作用,例如口干、食欲不振以及开口困难等,同样严重影响饮食摄入。故而,放疗是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的首要原因。轻度营养不良将造成患者精神困顿、状况不佳;严重营养不良不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患者肿瘤治疗效果受到负面影响。部分学者研究表示,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之前体重若降低10%将直接影响患者生存结局。头颈部肿瘤患者由于可能产生黏膜反应,所以放疗期间产生营养不良的比例大幅提高,如何优化患者在经历放疗之后所产生的营养不良,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点所在。
全程规范化营养鼓励模式的重点在于营养筛查、营养评估以及营养护理干预[5]。通过营养筛查,明确潜藏出现营养不良风险的人群,然后针对部分人群的重点予以营养干预。全程营养标准化模式的中心是最大程度发挥营养管理专业队伍所具有的优势,第一时间筛查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并尽快采取对应的干预与支持治疗方式。另外,营养师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治疗方案,同样是全程营养管理的重点所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分别为(33.02±4.05)g/L、(21.15±0.82)kg/m²、(113.43±9.54)g/L,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症状的概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方面,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长为(21.8±4.5)天,明显较对照组(32.4±7.8)天更短,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行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营养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产生的概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佳, 黄小妹. 探讨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家庭医药, 2019, 000(010):314.
[2]宋素婷, 汪春雨. 饮食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30):144-144.
[3]李瑶, 张文光, 王丹环,等. 基于手机APP的饮食管理在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 2020(18).
[4]于成霞. 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019(057):121-122.
[5刘瑞雪. 饮食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临床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作者简介:朱蕾,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