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方式选择及随访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翟怀峰
[导读] 将乳腺癌患者手术选择及状况进行分析,帮助患者在临床进行选择乳腺癌手术更好手段研究,减少患者手术带来负面影响。
翟怀峰
(东台市五烈镇卫生院;江苏盐城 224217)
【摘要】目的:将乳腺癌患者手术选择及状况进行分析,帮助患者在临床进行选择乳腺癌手术更好手段研究,减少患者手术带来负面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影响结果。结果:对全部患者随访发现切除复发较多,保乳手术较切除复发较少。结论:保乳手术选择人数较多,复发情况低,并合理预后是改善乳腺癌重要手段。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选择;随访分析
乳腺是有四个组织构成分别为脂肪、皮肤、乳腺腺体及纤维组织,以上四方面组成。乳腺癌(breastcancer)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癌因素导致,乳腺上皮即导管或小叶上皮组织发生增殖失控,而引发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患乳腺癌人数较多主要是女性群体,而男性患有乳腺癌人数较为少见。据报道显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便是乳腺癌,且女性发病机率高达99%而男性患者发病几率较低只有1%。乳腺癌治疗效果如何需通过长期随访,对手术术后情况了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且年龄为30-65岁,平均年龄(45±5.6)岁,Ⅰ期患者15例;Ⅱ期患者20例;Ⅲ期患者15例;Ⅳ期患者10例,手术采取四种方式,分别是保乳手术+腋窝淋巴清扫、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乳房切除术+前哨淋巴活检及改良根治手术,每个手术均为20例(n=20)。
纳入标准:1.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确诊患者;2.选取患者为女性;3.未患任何系统、精神类及遗传性疾病;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未是我院确诊人数;2.确诊时间不在2018年10月-2020年10月;3.患有其他系统、精神及遗传疾病;4.有重大疾病;5.患者或家属不同意。
剔除标准:1.出现其他重大疾病;2.患者出现死亡等情况;3.患者或家属中途提退出要求。
1.2方法
1.2.1检查处理
患者在术前术后需对乳腺进行检查,其术前检查方法分别为乳腺彩超、乳腺腺体的钼靶片、活检或穿刺、乳腺共振(MRI),对以上检查进行详细分析。第一个乳腺彩超,主要是分辨乳腺内肿块边界、血流影响、钙化改变、周围组织状况及内部回声情况,并根据肿块钙化情况,判断癌变可能性大小[1]。第二个乳腺腺体的钼靶片,是乳腺癌诊断主要标准,乳腺癌钙化灶检出最具优势,对CAD、MWA和CMRP技术可提高乳腺癌判断具有可靠性。第三个活检或穿刺,根据细胞或病理学做鉴别诊断,缺乏以影像为特征的微小病灶展开超声引导活检[2]。第四个CT检查是通过机器对病灶扫描发现直径0 .2cm癌灶,乳腺癌相关数据等增高及MVD密切相关,将转移淋巴结情况更好显示。第五个乳腺磁共振(MRI),通过血管的增强对代谢状况进行检查,此项检查通常在无法明确诊断时候进行检查,在临床上通常是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
1.2.2手术及随访方法
第一种保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首先患者成功麻醉后,护理人员将患侧肩背部垫高,将前臂行外展及屈曲。用灭菌蒸馏250ml、0.1%肾上腺素0.5ml、NS25ml及2%利多卡因20ml配成的溶脂液,均匀注射在腔镜清扫范围内的腋窝位置,再切除乳腺肿瘤及周围0.5 cm范围内正常乳腺组织,送术中快速进行病理检查,在等待同时用纱布揉搓注射及促进溶脂[3]。第二种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采用影像学方法,对病变位置范围标记,并选用1%亚甲蓝溶液进行注射[4]。将皮肤、皮下组织,游离皮瓣,剥离脂肪和结缔组织一次切开,将样本及时送病理科检验。第三种乳房切除术+前哨淋巴活检及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全麻状态下,进行患侧切除送检,保证检测结果可进行切除手术。随访可采用电子设备或随诊情况进行随访,电子设备可采用微信、qq及其它一些具备聊天功能的软件,医院可建立群聊或医患电话直接沟通,对患者术后进行生理、病理及心理等随访,了解患者状况[5]。还可通过定期随诊进行观测,将乳腺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患者及时进行术后沟通,对患者发展状况、是否复发进行明确掌握。
1.3观察指标
肿瘤增殖指数最为重要,可明确表达患者肿瘤生长速度,再临床中其意义较大。而CA15 - 3是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标记,正常女性数值低于28U / ml,但乳腺癌患者CA15 - 3高于28 U / ml。临床病理学报告上还具有其他指标,ER雌激素受体,PR表示孕激素受体,它和ER可作为患者是否进行内分泌治疗的依据。HER2 表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患者就适合靶向药治疗等。
1.4统计学方法
核对、录入,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进行ⅹ2(%)检验,等级资料以采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前后,三组患者手术恢复差异显著(P<0.05),且后期对复发情况进行随访,发现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保乳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是传统乳腺癌最为常规手术操作之一,因腋窝淋巴结是上肢淋巴液与乳腺淋巴液交界处,其影响会对患者术后出现漏液、水肿、活动受限及感觉异常等情况出现,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品质。伴随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乳腺癌早期检测越来越准确,对乳腺癌患者是较好改变,因早期发生腋窝淋巴结其转移比例有所较低,可减少因手术带来的不必要损伤,并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在乳腺癌手术选择上腋窝淋巴结选择性清扫认可度较高。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较上一种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原发肿瘤细胞是阻止淋巴道扩散重要的阻拦,已在临床中得到重点关注与研究分析。切除手术是与保乳手术截然相反,对患者创伤较大,且雨后效果较差,复发可能性也是较大,并具有一定局限性。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增长人数越来越多,预防、救治及预后护理等都被列入重点关注,而本研究针对救治及预后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保乳患者复发率较切除患者低。因思想观念,众多患者会选择保乳手术,有部分患者会存在思想误区,认为切除会比保留复发较少,但结果截然相反。
参考文献
[1]吕鹏飞, 郑武平, 范平明,等. 乳腺癌手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J].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 07(02):98-103.
[2]龚土平.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v.7;No.424(03):23-23.
[3]胡海洋. 乳腺癌手术采用不同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家有孕宝 2020年2卷7期, 26页, 2020.
[4]田睿. 保乳手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v.33(03):75-76.
[5]李东生, 孙思敬, 路忠志,等. 乳腺癌手术方式选择及随访分析[J].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 47(09):627-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