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价值及对不良情绪的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李海霞
[导读]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价值及对不良情绪的影响评价。
李海霞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132000)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价值及对不良情绪的影响评价。方法 选取76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不良情绪评定。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结合护理经验和理论依据,切实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梗塞;不良情绪
 
脑梗塞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得特点,病情进展较危重,值得引起临床的重视[1]。脑梗塞不仅要在发病后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救治,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循证护理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遵循临床护理经验和证据,具体分析患者的情况,为患者提供科学、审慎的护理服务[3]。本研究通过对脑梗塞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探讨其应用效果和对不良情绪的影响,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经诊断均被确诊为脑梗塞;②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躯体疾病;②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精神类疾病等。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3.52±4.52)岁;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62.45±4.2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1名护士长和3名护理经验丰富、临床理论基础扎实、主管护士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管理小组,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内容包括循证护理的概念、内容、具体方法、结合脑梗塞相关工作细节等。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
1.2.2 循证护理方案制定 在患者入院时,进行详细的病情记录,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查阅脑梗塞护理相关资料进行证据搜寻,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循证护理方案。
1.2.3 饮食及用药指导  根据患者脑梗塞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肢体活动度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摄入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浓茶、咖啡等,减少对胃肠刺激。指导患者家属及其看护者按时定量为患者喂药,观察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调整药物剂量。
1.2.4 康复锻炼指导  脑梗塞患者容易出现偏瘫等后遗症,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情况下,尽早开展康复锻炼干预,包括肢体、舌面部、精细活动等。遵循循序渐进、又简到繁的原则, 先进行吞咽训练、舌头伸缩、发声训练,再到肢体关节、坐立、行走训练。期间注意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可以一日3次,每次15min为宜。
1.3 观察指标 由我院同一位心理测评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SAS评分>50分则有焦虑症状;SDS评分>53分则有抑郁症状;分值越高,表示严重程度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脑梗塞患者的不良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塞是以中老年人高发的一种脑血管病症,病情发展较快,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的话,可能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半身不遂等并发症[4],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康复。循证护理通过将护理理论与护理人员临床经验相结合,讲究证据的新型护理方法,从实践出发,有依有据,切实解决患者的问题。
本院对收治的76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其中观察组采取了循证护理干预措施,通过采用SDS和SAS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从而减轻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负担,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结合护理经验和理论依据,切实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宇.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护理质量观察[J].名医,2020(1):179.
[2]雷承. 循证护理在脑梗塞中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 智慧健康,2020,6(25):107-109.
[3]张素红. 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14):168-170.
[4]邹俊华. 中医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Z2):247-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