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芰
(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脐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研究对象为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3040例孕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妇行胎儿情况、羊水、胎盘及脐血管、相关部位血流信号等检测,并统计脐血管前置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产前超声检查脐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结果:本次研究的3040例孕妇中经超声共检测出11例脐血管前置(0.36%),经病理检查出12例脐血管前置(0.39%)。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产前超声检查脐血管前置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100.00%、99.97%、100.00%、99.97%。产前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在胎盘位置分布检出率上相比(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脐血管前置具有较高准确度,可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可行推广。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脐血管前置
脐血管前置即于胎膜间走形且未得到胎膜保护的脐血管经羊膜、绒毛膜穿至胎盘,在跨越宫颈内口、子宫下段时,部位呈胎先露下方的情况,即胎儿前房跨过宫颈口或宫颈口周围存在胎膜血管[1]。出现脐血管前置后可受压胎先露,随孕妇孕周延长,宫颈不断增大,胎先露压迫血管情况也不断加剧,因此较易引发血液循环受阻,严重时甚至出现血管破裂情况,进而使胎儿出现缺血或窘迫情况,更重时还可使胎儿因失血性休克死亡[2]。此外,脐血管前置孕妇产前多无异常症状,且以往产检技术尚未成熟,再加上该病发病率不高,导致其误诊率、漏诊率较高而对孕妇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3]。因此强化脐血管前置检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一直是妇产科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脐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研究对象为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3040例孕妇。其中,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40岁、20岁,平均年龄(31.42±5.41)岁;首次入院行超声检查时孕周最长、最短分别为39周、20周,平均孕周为(27.11±7.90)周;产次最多、最少分别为4次、0次,平均产次(1.65±0.26)次;1867例初产妇,1173例经产妇;2285例单胎,755例双胎及以上;767例有流产史;841例有刮宫史。
纳入标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并授权同意本研究;未有影响检查结果的疾病;临床资料齐全;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感染性疾病;危急重症;精神异常;无法配合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途退出等患者。
1.2 方法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由三星公司生产,型号WS80A)对孕妇行胎儿情况、羊水、胎盘及脐血管、相关部位血流信号等检测,具体为:先行胎儿检查,使孕妇呈平卧位,将检查部位充分暴露后,设置好探头频率(3.5-5.0MHz)、腔内探头频率(5.0-7.0MHz),按照妇产科常规超声检查顺序经凸阵探头予以孕妇多切面扫查,对胎儿的双顶径、头围及腹围、四肢等基本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附属物羊水以及胎盘数目、形态、附着部位、胎盘与脐带位置关系等胎盘情况,与脐血管走向、分支等脐血管情况等,并重点扫查宫颈内矢状切面、胎盘脐带插入点切面等,同时检查胎儿脊柱情况,行平行强回声显示后,扫查胎盘、脐血管、相关部位血流信号、脐带走向,若发现可疑病例、图像模糊等情况,须告知孕妇,征得其同意后行阴道超声检查。在完成超声检查后,须由2名具有资深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评阅本次脐血管前置孕妇超声影像,发现不一致处须讨论至一致方可。同时,在完成超声检查后,须对孕妇情况进行跟踪随访(须随访至分娩后1个月),比如电话、门诊复查等,以便及时了解孕妇胎盘情况、妊娠结局等,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便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统计脐血管前置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产前超声检查脐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经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本次研究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表明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本次研究的3040例孕妇中经超声共检测出11例脐血管前置(0.36%)。经病理检查出12例脐血管前置(0.39%)。如表1示,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产前超声检查脐血管前置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100.00%、99.97%、100.00%、99.97%。
2.2 脐血管前置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经超声检出的11例脐血管前置孕妇中,共有例处于孕中期,例处于孕晚期。超声图像可见,脐血管前置孕妇宫颈部位固定,可见平行、均匀血管回声;宫颈内口壁较薄且脆弱,宫颈内口上方横、纵切面可见圆形、条管状无回声,且回声于宫颈内口周围胎膜下穿行或沿宫颈内口穿行,血管呈平直走形,未见脐带螺旋;检测血流信号时,可见脐血管搏动频率基本与胎心搏动一致,可分为四类,即脐带帆状附着型(为脐血管前置常见类型,超声图像特征为:胎盘帆状附着,脐带根部附着部位血流距离胎盘边缘较远,且胎膜下血管血流可跨过子宫颈内口)7例、副胎盘型(超声图像特征为:正胎盘与副胎盘相连的血管血流可跨过自宫颈内口)2例、双叶胎盘型(超声图像特征为:与胎盘两叶相连的血管血流可跨过子宫颈内口)1例、脐带胎盘边缘附着型(超声图像特征为:胎盘边缘血管血流可跨过子宫颈内口)1例。如表2示,产前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在胎盘位置分布检出率上相比(P>0.05)。
3 讨论
脐血管前置并不常见,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原因,多认为与“营养”有关,即胚胎发育早期脐带正常附着于血液供应丰富的底蜕膜上,随胚胎发育,子宫下段内膜愈加发育不良致使胎盘供血受到影响而导致叶状绒毛膜超血供丰富处生长,引发胎盘整体上移而致使脐带附着部位长期营养不良萎缩退化而引发血管前置。脐血管前置患者多无特殊症状,妊娠晚期时可由无痛阴道流血情况,因此误诊、漏诊情况较为严重[4]。临床研究发现,一旦胎儿失血量超总血量的20%,则可引发胎儿失血性休克,进而导致胎儿死亡,因此如何精准诊断脐血管前置,以此减少脐血管前置破裂可能,提高胎儿存活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5]。
本文研究予以了孕妇产前超声检查,研究结果显示,经超声共检测出11例脐血管前置(0.36%),经病理检查出12例脐血管前置(0.39%)。产前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在胎盘位置分布检出率上相比(P>0.05)。提示超声检查脐血管前置具有较高准确率。超声检查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产前检查方法之一,其图像清晰,可清晰将孕妇宫内结构与胎儿情况、胎盘情况、脐带情况等清晰显示出来,可使临床医师及时经超声图像掌握孕妇胎盘间血管分布情况、子宫浆膜层与膀胱关系等,还可经图像清晰显示胎盘数目、部位、形态与回声情况等,更利于临床及时对脐血管前置类型予以鉴别,更利于临床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干预;且该检查方式无辐射、安全性高,可反复操作,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因此可用于临床诊断脐血管前置[6]。
综上所述,产前超声检查脐血管前置具有较高准确度,可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可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艾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脐血管前置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172-173.
[2]刘良刚.超声在产前脐血管前置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0):2316-2318.
[3]杨伟清,刘彦红,孟小军,等.产前超声检查对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9,40(S1):334-335.
[4]李建华,魏皓楠,白钰.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脐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2):2433-2436.
[5]冯雪涛,廖林,杨淑琳,等.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于血管前置诊断的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02):241-242+245.
[6]陈爱华.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脐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0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