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傅明
[导读] 分析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采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的临床疗效。
傅明
(东海县牛山傅明中医(综合)诊所;江苏连云港222300)
【摘要】目的:分析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采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科2019年1月至12月将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选择,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应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相关数据,实验组治疗疗效、治疗后GQOLI-74评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肠道微生态变化(除了大肠杆菌)、治疗后胃镜评分、治疗后GSRS评分以及治疗后GAS水平、治疗后MTL水平、治疗后VIP水平、转阴率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GQOLI-74评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肠道微生态变化、治疗后大肠杆菌、治疗前胃镜评分、治疗前GSRS评分以及治疗前GAS水平、治疗前MTL水平、治疗前VIP水平,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采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温针灸法;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临床研究慢性胃炎,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属于胃黏膜病变,患者病程较长,通过患者临床表现,不能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判断,一般采用胃镜,为患者实施辅助检查,对患者胃部病变发炎情况进行确定。分析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胀如鼓、上腹部痛、反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1],在中医上,这一疾病患者表现为进食缓慢、胃痛绵绵、泛吐清水、大便稀溏、喜温喜按等。本组将60例患者选定,分析了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采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在我科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入组,随机分组之后,实验组纳入30例患者,男女分别是15例、15例,年龄介于25岁至44岁,中位36.5岁,病程在4年至11年不等,中位6.5年,对照组纳入30例患者,男女分别是16例、14例,年龄介于24岁至45岁,中位36.0岁,病程在3年至12年不等,中位6.4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组方包括陈皮12g、白术12g、砂仁6g、党参20g、木香6g、半夏9g、茯苓15g,甘草3g,每日用药1剂,分早晚用药,温服,共计治疗30d。
实验组30例应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除了以上治疗,增加:温针灸主穴选择气海、天枢(双)、神阙穴、关元、双足三里穴、中脘穴,温针灸配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选择脾俞、梁门、内关、胃俞、下巨虚、上巨虚、三阴交以及公孙,每天用药1次,主穴温针灸每次15min至30min,共计治疗30d。
1.3效果分析[2]
治疗后,消失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次要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各项结果正常,判定显效;明显改善症状,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患者明显改善各项结果,为有效;其他情况,判定无效。总有效率=100.00%-无效率。
GQOLI-74评分、中医证候积分、GSRS评分: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胃肠疾病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GSRS)量表进行数据统计。
胃镜评分:包括0分~3分。判定标准:胃黏膜状态正常;胃黏膜内细颗粒出现,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单发;胃黏膜内中等颗粒出现,灰色肠上皮化结节多发,血管连续均匀透见;胃黏膜内粗大颗粒出现,消失皱襞,血管达成表层,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弥漫。
1.4统计学办法
    参照SPSS25.0统计学软件行X2、t检验,以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表示,检验标准是α=0.05。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疗效、治疗后GQOLI-74评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肠道微生态变化(除了大肠杆菌)、治疗后胃镜评分、治疗后GSRS评分以及治疗后GAS水平、治疗后MTL水平、治疗后VIP水平、转阴率均明显改善,对比对照组相关数据,P<0.05;将两组治疗前GQOLI-74评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肠道微生态变化、治疗后大肠杆菌、治疗前胃镜评分、治疗前GSRS评分以及治疗前GAS水平、治疗前MTL水平、治疗前VI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P>0.05。
 
3 讨论
临床分析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从中医角度,属于“痞满”、“胃痛”、“嘈杂”范畴等,胃部是患者病位,患者病程长久,这一病症属于本虚标实类型,胃部是人体五脏六腑之源,密切相关人体肝脏以及脾脏,肝胃相克,胃、脾相表里,可对饮食水谷消化吸收进行共同管理,是后天之本,若患者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气血生化乏源。
临床实践证实,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采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效果显著,高效可行,作用是行气化痰、益气健脾[3-4],另外,还可发挥温中散寒、中和胃酸作用。分析香砂六君子汤,方中党参作用是和胃健脾、补中益气,白术作用是燥湿健脾,茯苓作用是淡渗利湿,甘草作用是补脾益气,以上四种药物将四君子汤组成,功效是益气健脾,陈皮以及半夏作用是和胃降逆止呕、健脾理气,木香作用是健胃醒脾、消食宽中,可以行三焦之气滞,配伍砂仁,可发挥和胃作用。采用温针灸法治疗,可以联合应用灸法、针刺,可有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病情,作用是和胃止痛、温中健脾[5]。
利用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应参照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辩证论治,坚持结合治本以及治标原则,选择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二者可以相辅相成,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可促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利用温针灸法治疗,可以借助灸火热力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将治疗作用发挥,作用是补益脾胃、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以及温通经络,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针刺这一穴位,可以将经络之气激发,可对患者胃腑之气输注进行有效调动,中脘穴作为任脉经穴,可以发挥化湿滞、和胃气、消胀满、调升降以及理中焦作用,胃俞穴是胃之背俞穴,作用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对以上穴位进行针刺,作用是行气活血、祛湿逐寒以及温通经络。
此次实验获知:实验组治疗疗效、治疗后GQOLI-74评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肠道微生态变化(除了大肠杆菌)、治疗后胃镜评分、治疗后GSRS评分以及治疗后GAS水平、治疗后MTL水平、治疗后VIP水平、转阴率均明显改善。
综合以上得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采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明显改善治疗后GQOLI-74评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肠道微生态变化(除了大肠杆菌)、治疗后胃镜评分、治疗后GSRS评分以及治疗后GAS水平、治疗后MTL水平、治疗后VIP水平、转阴率,临床值得推荐。后续探讨中,可对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法治疗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分析,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和群, 尹朝晖. 温针灸联合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17(017):61.
[2]肖波. 黄芪建中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27):137-139.
[3]孙月波. 观察灸法联合应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饮食保健, 2020, 007(007):102-103.
[4]浦媛. 温胃止痛汤配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60例[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21):96.
[5]范云万, 谢维鹏.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 016(022):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