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仲维岭
[导读] 探讨分析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仲维岭
(江苏省 兴化市人民医院;江苏兴化2257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先入院的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开胸手术治疗,后入院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很好的避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问题,从而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癌症疾病,在医学界对其定义比较广泛,有很多种癌症都可以被纳入到非小细胞肺癌的范畴内。而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数量也是大幅增加,极大的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针对该病,首选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然而传统的开胸手术将会给患者机体带来极大的损伤,这不仅会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还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1]。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先入院的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开胸手术治疗,后入院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9:11,年龄波动为60岁到87岁,平均年龄为66.3(s=9.4)岁;参照组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8:12,年龄波动为60岁到88岁,平均年龄为66.5(s=9.2)岁。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比较后,确认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通过传统开胸手术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主要流程为:首先,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麻醉,并帮助患者调整正确的卧位。根据患者的病灶位置以及机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进入患者的胸部,然后将患者的肺门纵隔膜切开之后,对患者病变部位的肺动脉、支气管以及肺静脉等进行游离,再彻底的将患者的病灶切除,清扫患者的病变组织后,为患者放置引流管并缝合手术切口,完成对患者的手术。对研究组患者则通过胸腔镜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流程为:首先,对患者实施全麻复合静脉麻醉,并帮助患者调整正确的卧位。在患者合适 的部位设置操作孔,并作出适当大小(3厘米到5厘米)的切口,通过胸腔镜观察患者的病灶位置,并彻底的清除患者的病灶以及周围的淋巴结,然后通过可吸收缝合线为患者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并统计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在两组患者术后,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切口感染、肺漏气、肺不张、气胸)发生情况[2]。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开展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明有明显差异[8]。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7.2±11.3)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54.8±15.5)毫升、住院时间为(7.6±2.4)天,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1.1±11.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21.9±19.6)毫升、住院时间为(10.3±3.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t=3.805,P=0.001;t=12.009,P=0.000;t=3.143,P=0.003)。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肺癌类型,有超过60%的肺癌患者都属于该类型。通常在为患者确诊后,需要立刻为患者制定手术治疗方案,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避免患者出现死亡的严重后果[3]。而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胸手术,虽然可以有效的起到清除患者病灶的作用。但是,在对患者施术时,需要作出较长的切口,还需要将患者的肋间隙撑开,这不仅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极大的损伤,甚至还会引发患者出现肋骨骨折的问题。同时,患者术后度过麻醉气后,还需要承受十分剧烈的疼痛,患者还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问题,这就会导致患者在术后的恢复速度大幅下降,不利于患者的预后。
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微创技术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胸腔镜技术也是愈发的完善。通过胸腔镜技术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工作,则不需要作出较大的切口,通过只需要做3到5厘米的切口就可以完成对患者的手术,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还能够提高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并且,在对患者施术时,手术视野也更加的理想,这样就可以更快完成对患者的手术,进一步减轻对患者集体损伤,并使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大幅降低[4]。同时,在为患者完成手术后,将不会给患者留下较大的瘢痕,这样就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保持平稳的心态,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还可以更快的恢复。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很好的避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问题,从而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少华, 朱金陵, 周晓,等.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v.11(23):123-124.
[2]文习武, 赖鸿章, 温树权,等.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 26(17):175-176.
[3]杨正嘉. 胸腔镜肺癌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 v.30;No.202(11):36-37.
[4]黄文聪, 赵吉星, 陈慧雯,等. 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华夏医学, 2018, 31(5):99-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