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结膜囊冲洗液对防治白内障术后眼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寇敏娜
[导读] 研讨白内障手术患者使用不同结膜囊冲洗液处理对术后眼部感染的防治效果。
寇敏娜
(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132011)
 
[摘要] 目的 研讨白内障手术患者使用不同结膜囊冲洗液处理对术后眼部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模式完成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0.016%庆大霉素冲洗液洗眼,观察组40例使用5%Ⅲ型安尔碘稀释液冲洗术眼,比较其效果。结果 两组洗眼前后的细菌培养阳性率相当(P>0.05),但结膜刺激反应、角膜上皮干燥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5%Ⅲ型安尔碘稀释液洗眼对术后眼部感染的防治效果肯定,且可提升用药安全性,值得推荐。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结膜囊冲洗液;眼部感染
 
眼部感染是眼内手术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近年来,受益于现代医疗水平的迅猛发展,大多数眼病均可借助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恢复,但若是术后发生眼部感染,则容易降低手术疗效,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甚至需要行眼球摘除[1]。故而术前合理的结膜囊冲洗消毒意义重大。目前可用于结膜囊冲洗的药物较多,尚无统一规定。现为探讨庆大霉素冲洗液、Ⅲ型安尔碘稀释液对眼部感染的防治效果,本文选取了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了研究。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80例白内障患者均为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和手术病例。以随机数表模式完成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均值(54.83±5.79)岁;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均值(55.17±6.04)岁。两组间一般资料的处理显示P>0.05,可做对比。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白内障诊断依据[2];②各项检查资料完善;③患者已签署研究同意材料。
1.2.2 排除标准 ①伴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心脑血管疾病;②伴全身感染性疾病;③合并其他眼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1.3 方法 两组术前3d均使用喹诺酮类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
1.3.1 观察组 术前0.5h,给予0.5%爱尔凯因滴眼1次,片刻后为患者提供5%Ⅲ型安尔碘稀释液(无醇型)20mL冲洗结膜囊,经生理盐水60~100mL配比后使用;术前10min,再继续给予0.5%爱尔凯因2次滴眼,同时采用Ⅲ型安尔碘原液对眼睑邻近皮肤进行消毒;睫毛及其根部采用本品5%稀释液消毒。待术野显露后,采取本品5%稀释液20mL对结膜囊进行冲洗,完成后改为眼内灌注液20mL处理。
1.3.2 对照组 术前0.5h消毒结膜囊时,使用0.016%庆大霉素冲洗液,术前15min再给予0.5%爱尔凯因3次滴眼,其余处理同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洗眼前后,采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于结膜囊内擦拭取样并培养,于48h后鉴定,统计细菌阳性患者的占比。(2)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结膜刺激反应、角膜上皮干燥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程序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组间显示为率(%);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后,显示为(±s),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组洗眼前、后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各为20.0%和2.5%,与对照组的15.0%和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白内障属于国际临床上的首位致盲眼病,在所有眼病患者中患病率约占25%[2]。手术是目前公认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但术后有一定的概率诱发细菌性眼内炎,需要积极预防和处理,以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多项资料显示,术前结膜囊冲洗能够有效降低眼内手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发生率[3-4]。但所选结膜囊冲洗液不同,对于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预防效果也各有差异。庆大霉素属于常用广谱抗菌药物之一,其在眼内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够维持眼内高度的药物浓度,发挥较理想的灭菌效果;但新近研究认为,庆大霉素对角膜、眼部神经等有一定的毒性,使用不当也容易致盲[5]。Ⅲ型安尔碘是我国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计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作为一种无醇型皮肤黏膜消毒剂,其在灭杀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菌属方面的有效率高达100%,最快1min内即可发挥药效,用于黏膜消毒的刺激性也较小,故而适合作为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一种可行方法。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经相应的结膜囊冲洗液处理后,其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洗眼前,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该两种冲洗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的冲洗均适合;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现角膜上皮干燥的概率更低,且无一例发生结膜刺激反应,可见5%Ⅲ型安尔碘稀释液在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更高效和安全,对术后眼部感染的预防更加有利。
综上所述,白内障术前采用5%Ⅲ型安尔碘稀释液进行结膜囊消毒是一种可行方法,能够有效预防术后眼部感染发生,同时减少结膜刺激反应与角膜上皮干燥的发生,可作为今后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消毒的一种首选手段。
参考文献
[1]邓丽.不同浓度碘伏冲洗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消毒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3):100-101.
[2]王燕.不同消毒方式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70-71.
[3]谢林英,蒋贻平,钟菲,等.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8,15(7):1263-1265.
[4]唐丽兰,黄小婉,姚楚容,等.白内障摘除手术前使用国产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的抑菌作用及对角膜上皮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19):64-65.
[5]侯利环,刘莲,陈梦婷,等.安尔碘Ⅲ型消毒剂对眼表泪膜功能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40(3):431-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