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
(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508)
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分析了无异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体会。方法:本次实验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接受无异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总计78例。手术采用传统三孔法开展,肚脐位置构建10毫米观察孔,并在脐水平右侧腹直肌外缘上方1-2cm作直径为10毫米的主操作孔,同时在患者脐与耻骨联合中点左侧1cm位置做直径为5毫米的副操作孔。手术期间利用双极电凝方式有效解决患者阑尾系膜之后,利用可吸收线圈套对患者阑尾根部进行结扎。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1例患者接受逆行切除,中转开腹概率为1.28%。术中出血量为(18.5±10.3)毫升,手术时长为(59.7±18.2)分钟,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85±10.1)小时,平均住院时长为(5.7±1.2),术后并发症患者产生概率为1.28%。结论:无异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以及并发症产生概率较低等诸多优势,且术后患者腹腔之中不会残留异物,属于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较为理想的一种阑尾切除方法。
关键词:无异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
引言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发病率高达10%。1983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首次应用并得到报道,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手术的应用也愈渐成熟,并开始成为治疗急性与慢性阑尾炎常用手术方式。如今,许多医院开始尝试在手术中应用双极电凝联合可吸收线圈套阑尾残端的方式开展腹腔镜阑尾手术切除术,通过该方式,患者术后腹腔内没有异物残存。为此,本文即讨论无异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运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随机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接受无异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9岁至86岁之间,平均值为(36.5±5.2)岁,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病患者18例。患者术前体温不低于37.5℃患者总计55例,合并有局部或是弥漫性腹膜炎患者50例。
1.2方法
医护人员通过喉罩或是气管内插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身性麻醉,术前要求患者排空尿液,并不提供常规导尿。将患者气腹压力控制在10mmHg至13mmHg之间。应用常规三孔法进行手术。在肚脐之上或是下侧作直径10毫米的切口作为观察孔,并在脐水平右侧腹直肌外缘上方1-2cm作直径为10毫米的主操作孔,同时在患者脐与耻骨联合中点左侧1cm位置作直径为5毫米的副操作孔。施术者与助手同时处于患者左侧,助手站立在患者头侧。手术中,帮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位,且略向左侧倾斜,然后利用双极电凝,临近阑尾处理、离断阑尾系膜,且直至阑尾根部位置,并利用可吸收线圈套处理患者阑尾根部,若首次套扎并不理想,可利用剩下的线重复性操作,在相距圈套线远端0.5厘米位置切除阑尾,离断阑尾之后,并不进行包埋,利用电凝将残端黏膜破坏。若需要进行逆切,则应在阑尾近根位置利用双极电凝处理阑尾并予以横断,根部全套线套扎之后修理残端并予以电凝处理,远端阑尾则需要应用双极电凝将系膜离断,直到完全切除。如果阑尾根部水肿,进而使得套扎结果不理想或是残端出现脱落问题,可利用吸收线通过“8”字缝合包埋残端1针至2针,缝合保证确切。结合患者阑尾直径,可选用直接经过主操作孔Trocar取出阑尾,或是把阑尾放入标本袋之后再取出,将患者渗出物质完全清洁,再予以局部冲洗,然后结合实际需要置入引流管。
手术结束之后,需要为患者提供抗感染治疗,患者6小时候便可下床自主活动,肠道完成排气之后,便可摄入流食。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除、可以摄入半流食且没有并发症产生,便可出院。
2.结果
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其中1例患者采取逆行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套扎之后残端出现脱落需要缝合的患者1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1例,中转概率为1.28%。手术出血量平均值为(18.5±10.3)毫升,手术时长平均值为(59.7±18.2)分钟,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85±10.1)小时,平均住院时长(5.7±1.2),术后产生并发症患者1例。
3.讨论
3.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优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借助光学放大系统使得图像更为清楚,视野更为全面,能够在诊断的同时开展治疗,特别是针对年轻女性病患,可以保证诊断与治疗的精确性。手术期间如果发现其余病灶,或者需要中转开腹,也能够正确地选用切口位置。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关于异位阑尾的处理也是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所不可相比的。总体而言,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微创、切口美观、术后疼痛感弱、切口感染概率低、住院时间短以及并发症产生概率低等优势,在临床中的应用愈发广泛。
3.2行无异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验
双极电凝属于腹腔镜操作之中运用最为频繁、基础,也是最为方便的工具之一,能够重复运用,且就单次应用费用而言,价格并不高。手术期间,需要呈“帆状”进行处理阑尾系膜,利用电凝钳邻近阑尾并夹闭系膜,电流经由两钳尖之间的系膜组织,引发凝固止血,组织变色之后即将其剪开,一边进行电凝,一边切除,直至患者阑尾根部,不需要结扎系膜。双极电凝法止血效果更为理想,能够确保安全凝固直径在2毫米至3毫米之间血管,但问题在于不能同时开展电凝切割。手术期间出血量较少,具有安全性高与可靠性高的优势,且无需添加额外的经济费用。施术者水平较高,能够实现超声刀的效果。
3.3圈套线套扎阑尾残端
手术期间可以利用圈套线套扎阑尾,具有如下优势:第一,急性阑尾炎手术中,患者阑尾炎症状水肿较为严重,阑尾出现粗大的问题,若采用钛夹可能存在一次发力不容易掌控力度,进而引发夹闭不到位,或是完全切割的问题,可靠性不强。第二,针对临近阑尾根部的穿孔,因为阑尾根部水肿质较为脆弱,局部套扎有概率造成切割,进而诱发阑尾残端脱落的问题,必要情况下,可向下套扎部分盲肠壁。第三,避免腹腔之中出现打结的问题,缩减手术时长。第四,可吸收线具有断裂强度理想、组织反应不显著以及吸收时间短等优势,实现体内无异物。
综上所述,无异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量少、康复速度快、并发症产生概率较低等优势,且患者经过手术之后腹腔中没有残存的异物,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方面效果更为理想,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丁萌. 经脐单孔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7):839-841.
[2]李高旗, 于庆玉, 赵元平.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45例临床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07):86-87.
[3]韩晓梅, 王文华, 高晨阳,等. 循证护理配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体会[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 v.24(12):46+69.
[4]孙博.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019(010):1656-1657.
[5]李亚杰, 尼晓丽, 孙贝贝. 腹腔镜辅助下阑尾切除术治疗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刊, 2020, 47(2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