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孙先强
[导读] 造句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孙先强,
        山东省胶州市杜村小学  266300.
        摘要:造句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造句时,学生首先需要具备丰富的词汇积累,对事物进行恰当的形容和描写;其次,学生还要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以此提高句子内容的充实性。同时,学生还要学习基本的修辞手法,以此提升句子的灵动性。另外,学生还需要通过造句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思,以升华句子的内涵。因此,在造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以提升词汇的积累量;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感受生活,汲取丰富的素材。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文本鉴赏,学习多样的修辞手法;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深刻的思考,升华句子的思想。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来谈一谈提高学生造句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  一年级  造句  能力  提升

        造句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写出流畅生动的句子,才能够夯实写作的根基。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学生在造句中主要存在着词汇积累过于贫乏、语言表达不够生动、写作素材不够丰富以及思想表达过于浅显等文体。对此,教师只有改进教学方法,从词汇、修辞、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深度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小学低年级造句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广泛阅读,积累丰富词汇
        造句的第一步骤是运用一定的词汇对事物进行形容与描写。对此,学生需要大量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种类型的词汇,才能够顺利展开造句。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来进行词汇的积累;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对词汇进行运用,以此为学生的造句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词汇积累和灵活的词汇运用。比如,在阅读“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一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句中的词汇进行分类。学生能够发现池塘、尾巴等词语是名词;快活一词是形容词;游来游去是动词。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快活’一词和哪个词语意思很相近呢?能不能用这些词语来造句?”学生能够联想到快乐、欢乐等词语。从而造出“我们在田野上欢快地奔跑”等句子。同时,对于“游来游去”这一词汇。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其他场景中能够用到这个词语吗?”学生可以联系生活,造出“孩子们高兴极了,在游泳池里游来游去”等句子。又比如,在阅读“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一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碧绿’和‘雪白’还可以形容什么事物呢?”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大自然,写出“碧绿的树叶随风飘舞”、“雪白的小猫十分可爱”等句子。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不断拓展词汇积累,提升词汇运用能力,为造句奠定基础。
        二、体验生活,表现丰富内容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比较匮乏。因而在造句时缺乏充足的素材,造成句子比较简短单薄;另一方面造成句子的内容过于陈旧,不够新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意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汲取造句的素材,提升句子内容的独特性。
        例如,在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寻找丰富的造句素材。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课文中讲述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什么故事呢?”学生能够通过“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等段落总结出小公子和小鸭子一起捉虫子以及捕鱼的故事。

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小公鸡和小鸭子还会有哪些故事呢?”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小公鸡在每天早晨会打鸣。而小鸭子在饥饿时会发出刺耳的叫声。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形体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在观察后能够发现小公鸡和小鸭子都有两只腿和两只翅膀。同时有着又尖又长的嘴巴,以及锋利的爪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观察到的内容进行造句。学生能够写出“小公鸡锋利的爪子翻起了泥土。小鸭子在一旁扇动着翅膀”等内容丰富的句子。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丰富的素材,提升造句内容的新颖性。
        三、文本鉴赏,学习修辞手法
        造句一方面需要运用词汇来表现事物的特点。另一方面句子的整体还需要具有足够的协调性,带给人生动有趣的感受。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文本的鉴赏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独特表达效果,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句子的灵动性,激发学生造句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彩色的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学习多样的修辞手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等句子的特点。学生能够发现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达到的朗朗上口的特点,同时感受到丰富多样的自然风景。又比如,在阅读“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巧妙的拟人句呢?”学生结合对松树的认识能够发现松树的树枝是交杂在一起的,从而体会到作者观察的敏锐性。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本句的阅读感受。学生能够发现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让松树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显示出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又比如,在阅读“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一句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作者为什么会把太阳比喻成苹果呢?”学生能够发现苹果和太阳都是红色以及圆形的。从而掌握从抓住事物的相似性来进行修辞的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比如,对于蝴蝶,学生可以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蝴蝶停留在花瓣上相互说着悄悄话”等句子。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多样的修辞手法,有效提升造句的灵动性。
        四、深入思考,深化思想表达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因而在造句时不能够表达出对于事物的深层感悟,造成造句缺乏思想性。对此,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转换视角,从多个层面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从而获得深刻的思想感悟,有效深化句子内涵。
        例如,在学习《彩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彩虹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表达能力。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想用彩虹做什么呢?”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发现作者想用彩虹给爸爸的田地浇水、给妈妈梳头以及和各个一起玩耍等。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作者的这些想法体现出怎样的品质呢?”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借助彩虹所体现出的关心长辈、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大家能不能仿照课文用彩虹来造句呢?”一些学生可以写出“我要将彩虹变成一座桥,让火车能够飞快地通过”等句子,体现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一些学生可以写出“我要将彩虹变成一只围巾,送给寒冷的人们”等句子,以此表达奉献精神。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有效提升造句的思想性。
        综上所述,造句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语文能力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词汇运用、素材积累、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思想感悟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造句方法,深入感受造句中的丰富乐趣,不断提高造句的丰富性、新颖性、灵动性与深刻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韦林枫.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
        [2]钟传校. 从句段到文章—初中作文微格训练研究[D].广州大学,2013.
        [3]钱秀进. 建构小学低中年级作文教学序列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