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方法 践行新理念——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缪佳雯
[导读]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翻转课堂应用而生

        缪佳雯  
        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摘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翻转课堂应用而生,是当前教学中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促进了传统音乐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本文聚焦翻转课堂,探究小学音乐教学新方法,促进新时代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贯彻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音乐;翻转课堂;课堂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有效教学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利于教学目标达成。文章从“精心制作微课视频,优化课前预习”“课堂衔接课前预习,调动学习热情”“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合作探究”“采用多元教学评价,关注全面发展”四方面进行教学探究,以期为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一、精心制作微课视频,优化课前预习
        微课视频应短小精悍且生动、直观,这样便于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并有助于激发学习趣味性。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应精心挑选素材,合理设计微课内容,同时,力求问题精炼,体现针对性、启发性。以《手拉手,地球村》这一课微课视频制作为例,教师可以将微课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导入、重点和难点,而后根据每部分设计视频内容,呈现本课知识。例如在导入部分插入奥运会视频与《我和你》歌曲,要求学生结合视频欣赏歌曲,初步熟悉曲调、了解歌曲音乐元素以及演唱形式。重点部分对本课的休止符、切分节奏的演唱进行讲解,便于学生根据视频进行自主练习。难点部分是二声部合唱,这部分内容设置自主练习内容,要求学生集合视频中的钢琴演奏一起练习,并通过高声部唱低声部的方式练习。整个视频时长为十分钟,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微课视频进行预习,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微课视频制作还应注重实用性。课前预习效果对课堂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实用性具体表现为可以为学生预习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简单问题并发现新问题,从而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堂衔接课前预习,调动学习热情
        翻转课堂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应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以及组织者。课前学生运用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后,课堂中,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进一步讨论,从而激发深度学习热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仍以《手拉手,地球村》教学为例,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经对本课歌曲以及重难点知识形成初步认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感受,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以及存在的疑惑。学生们在交流中积极运用自己所学帮助其他学生答疑解惑,还有学生主动为大家讲授了歌曲创作背景,课堂瞬间活跃起来。此外,教师在课前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细化教学重难点,从而提升教学针对性。

课堂上,可以通过微课展示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设计课堂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确保每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提升。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衔接课前预习是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对提升课堂参与度、锻炼思维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以5~6人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划分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保证小组活动开展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同时,还能确保各个小组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学习《水乡外婆桥》为例,通过微视频呈现江南风光,并播放歌曲。熟悉歌词后,教师提问:“通过歌词,我们可以知道此时水乡孩子的心情是什么样子?”根据提问,各小组开始讨论,分析歌词,找出能够表达孩子们心情的句子,从而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加深对歌词描述情境的感悟。在“歌表演”环节,先组织学生观看微视频,欣赏不一样的歌曲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而后给予各小组充分的编创时间,对歌曲进行编排,并依次进行表演。由此可见,微视频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能够丰富知识呈现形式,丰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具有启发、引导的积极作用。
四、采用多元教学评价,关注全面发展
        以往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并且评价方式简单,以学生演唱歌曲为主。翻转课堂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例如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主预习后,教师可以与预习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提出建议,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再如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可以组织组内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让学生多方面的认识自己,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不足。教师还应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关注动态生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组织合唱比赛、小组创编等,这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优点与不足,还有助于学生发挥特长,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自信。此外,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还存在较多不足,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通过学生评价改进教学方法,优化翻转课堂的应用,从而构建优质音乐课堂,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多元教学评价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评价,又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当前教学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应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在丰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促使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其教育价值,切实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为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悦宁. 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引入实践研究[J]. 北方音乐, 2019, (2):138-139.
[2]刘杰. 浅析"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28):26.
[3]潘玲. "翻转课堂"给予小学音乐课的启示[J]. 新教师, 2015,(5):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