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石湖实验小学 215128
摘要:小学美术课虽然不属于文化主课,但其在培养小学生美术情操、审美水平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对小学生文化主课起补充作用的艺术类课程。在今天这个时代,教育应该追求综合发展、全面发展,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艺术类课程如小学美术应该被重视起来,并进行适当的课堂创新,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对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原则以及策略的运用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有趣
小学美术课堂在培养小学生发现美、描述美的能力上起到关键作用,是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多是采取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听讲的授课模式,这样单调的课堂不仅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目的——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几乎没有帮助[1]。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而考虑到小学生喜欢玩、好奇心比较重的现实情况,小学美术课堂创新应该结合让小学生们更感兴趣的游戏来进行,利用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学习美术知识。
一、小学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原则
(一)科学合理性原则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必须遵循科学合理性原则,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而不是一味地复制固定教学方法。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美术课堂之前,授课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提前调查了解,以便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游戏教学方法[2]。同时,在美术课堂游戏教学结束后老师要本着科学合理性的原则对课堂进行反思与总结,将本次课堂的成功点与失败点进行提炼,以在下次课堂中做到更好的改进。
(二)个性发展原则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心与兴趣,且思考、动手能力均较强,是发展自我个性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课堂中老师要注重对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具体来看,应该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游戏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游戏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掘自身的个性,而这一切均需要老师良好的引导。
(三)思维启发原则
老师作为课堂的核心单方面讲授知识,而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方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今天的教育。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不断地改革探索当中,如翻转课堂、兴趣学习法等,可以看出,改革的一大趋势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将传统课堂中的核心是老师转换为学生[3]。也就是说,在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新型课堂上,老师不再单纯地作为一个知识的讲授者,而更多的是学生思维的启发者、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在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核心和主体,而老师起组织、辅助以及指导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游戏化教学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由于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的起点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进行高效的学习。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正式上课之前,老师一定要对课堂游戏进行精心设计,保证其效果足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且能够传达或引出课堂的重点内容。老师可以在备课时准备好精心设计的卡片、充满趣味性的视频、有趣的小游戏等来吸引学生的感官兴趣,再进行较为深入的引导,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中高效地学习[4]。比如,在进行《四季的色彩》(人美版四年级下册)一文的教学时,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准备,更要进行四季相关图片、视频等的准备,精美的图片、动态的视频比起枯燥的文字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更加生动。
图片、视频或者小游戏只是教学的工具,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之后还需要进行当堂小测验,已检验学生对课堂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就是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在课堂小测验环节,可以将展示过的图片或视频打乱顺序,让学生辨认图片或视频属于或者代表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可以让坐在第一排的同学说出自己觉得第一张图片的美丽之处,让坐在第二排的同学说出自己认为第二张图片的美丽之处,以此类推;还可以让同学们看图说话,即让同学们即兴发挥,描绘眼前所见之景。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趣——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有效——学生几乎能够较轻松地全部掌握课堂的重点内容。
(二)灵活运用教学小游戏,让课堂有趣又高效
通过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开课之前的设计,选定出最合适的小游戏,接下来需要老师作为游戏的组织者在课堂中灵活运用这些教学辅助工具,不断探索更合理的运用方法,以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老师对教学小游戏的灵活运用对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学习以及课堂重点知识的吸收程度起到重要作用[5]。比如,在进行《摆花样》(人美版二年级上册)一文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操场上进行“摆花样”活动,可以让几位同学走到主席台上摆出自己喜欢的动作,让下面的同学们猜;也可以让下面的同学摆出特定的姿势,让主席台上面的同学来猜;也可以让同学们先分好小组,然后两个小组为一大组,面对面进行“你摆我猜”的游戏,比赛哪组摆的姿势好看或者哪组猜对的多等等。总之,老师应根据课堂小游戏的互动情况进行灵活安排,找到最合适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不仅能够轻松快乐地进行游戏,又能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三)用心总结,不断精进教学技巧
在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课堂中,每次上完一堂课之后,老师都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复盘、反思与总结。因为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方式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当中,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规律性教学模式,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任课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不仅需要前期对游戏化教学课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教学小游戏,后期同样也需要对每次的课堂教学进行用心总结,不断精进,以求在下次课堂中能够更加熟练与精确地组织课堂[6]。
结语
小学美术课堂在培养小学生发现美、描述美的能力上起到关键作用,是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已不再适应今天的教育,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考虑到小学生喜欢玩、好奇心比较重的现实情况,小学美术课堂创新应该结合让小学生们更感兴趣的游戏来进行,利用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学习美术知识。小学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需要遵循科学合理性原则、个性发展原则以及思维启发原则三个原则。小学美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包括精心设计游戏化教学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灵活运用教学小游戏,让课堂有趣又高效、用心总结,不断精进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陈芳.“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04):143-144.
[2]沈沁.运用微课开展小学创意美术拓展课教学的思考[J].参花(下),2021(01):101-102.
[3]魏甲莉.学习始于兴趣——激发小学阶段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A4):159-160.
[4].戴小芝.有限的资源 无限的想象——浅谈小学美术线上教学的几点感悟[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172-173.
[5]陈曦.风光只在求异中 远近高低各不同——差异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93.
[6]侯亮.有效翻转 精准训练——浅谈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A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