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方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陈彩琴
[导读] 数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对于数学的学习看的非常重要。数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陈彩琴
        大田县城关第一小学    366100
        【摘要】数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对于数学的学习看的非常重要。数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好习惯。对学生未来的思考能力都有帮助,因此将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中运用情境教学是目前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用数学古诗文、游戏、有趣的教学道具等特殊方式,使得教学效果以及质量都能够得到提高。本文将研究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方式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方式探讨
        【正文】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通过情境创设这种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更加生动活泼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新课产生想要学习的感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可能具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来进行数学教学时更认真地做好情境备课,以及研究什么样的情境课堂更吸引学生,总结情境教学经验。
        一、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情境创设的优势
        1.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这个学习的重要阶段,通过让学生自主性学习,也是能够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方式。新课导入情境式教学法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学习时的激情。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更大程度上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之间融洽的同学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在一起积极的讨论学习。通过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思想的灵巧转变。学生在增加学习数学兴趣之后,积极地去探索学习数学,也能帮助学生在小学更加放松愉快地去学习。
        1.2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情境教学法就是在具体的问题生活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进入轻松情境,并通过学生自己认真思考得出结论。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教师在不断创设新的情境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内容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相比较传统的枯燥讲课教育,更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圆柱的过程中,教师考研通过让学生观察圆柱体,这样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过的东西,最终才能够属于学生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锤炼自己的思维,并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思考思维习惯,使得数学更加简单。
        1.3使学生对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在情境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处于愉快状态,在学生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能够接受更多的知识。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更喜欢稀奇的事物,教师通过构建不同的情境,也能够让学生在记忆点中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尤其在过程解析的解说中,通过情境能够构建学生更多的记忆点,使学生对解题的过程更加印象深刻。
        二、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方式探讨
        2.1用古人名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籍古句中,有许多诗词和数学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这些句子反映出了我国数学文化的起源和本质。

如果教师名句在数学应用中产生兴趣,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对古人名句的兴趣,让学生对数学新课产生兴趣,从而帮助教师进行新课的导入。这种诗情画意的氛围也会让学生更受到陶冶。
        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的六年级的分数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庄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教师这时就可以询问学生什么叫:“日取其半”?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话总结成取这个东西的一半,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根小木棍,将木棍分成两份,日取其半就是这个意思,这时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日取其半是不是就是取这个东西的1/2,从这句古人名句中就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数,在利用古诗词引入数学概念时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有兴趣,教室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有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2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运用在生活中的情境,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亲切感,使得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接受所学知识。而且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增加学生生活中的记忆点,让学生下一次遇到后能够再一次进行知识的重复。
        例如:六年级下册课本中负数的学习,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提问学生回想一年四季教室的温度,根据不同地区以及教学道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向学生展示负的摄氏度,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使用温度计,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正负数的知识。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完成一个简单游戏,教师可以坐在一列的中间,规定向前一个座位正,向后一个座位为负。通过让学生进行依次报数,让学生对于负数的学习更加印象深刻。教师还可以通过让正数与负数的同学进行前后移动,让学生了解学习负数的运算。通过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会复数的运算。这样可以让学生下一次看到这个座位时会想起来这个游戏这个知识点。
        2.3用教学道具导入新课
        通过触碰实际的教学道具,能够让学生学习知识时增加记忆点。尤其是学生在学习数学几何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几何道具,让学生通过触摸感触几何的特点。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课本中圆柱与圆锥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纸与小木棍通过制作一面小旗,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对学生说,给大家表演一个奇妙的魔术,教师在向学生展示所制作的小纸高速旋转,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看见了什么物体。然后教师又可以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圆锥圆柱的样子,教师还可以通过用纸制作空壳圆柱,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要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该怎么做,学生一定会表示疑问。然后教师再为学生提供思路,大家觉得圆柱展开后会是什么样子。教师在展开后,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展开图形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进行实际的圆柱触摸,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圆柱的形成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更加印象深刻。
        【结束语】通过本篇文章分析运用构建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堂当中构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也能在课堂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数学学习气氛,帮助学生更加具体的理解数学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斌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32.
        
        [2]林建欣.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22):140-141+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