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陈飞
[导读]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以及终身发展有直接影响,同时,对提高全民素质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陈飞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213151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以及终身发展有直接影响,同时,对提高全民素质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的,大部分教师都是“重成绩,轻素养”,而这对学生发展造成极大阻碍,并且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相悖。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度,在夯实基础、培养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针对此,笔者在本文从四项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给其他一线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价值;培养途径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思维、解题方法等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数学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有极大影响。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
        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还是学生的一种数学思想与数学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并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其不仅对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极大影响,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另外,数学核心素养所包含的数学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点,然后形成完整的数学观念,并促进其建模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论证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让学生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逻辑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问题,其是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高中数学知识难度比较大,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点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针对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问题,并且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举个例子,在《角与弧度》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本节课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测量方法,你们还记得吗?”“1°角的定义是什么?”“生活中有没有大于360°的角或者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象限角的概念上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却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并带出新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在设计的问题的时候,要保证其探究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如这几个问题“任意给出一个实数值,语气相对应的余弦值与正弦值一定存在吗?是唯一的吗?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避免学生不动脑,只简单回答“是”与“否”。可见,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时候,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在数学活动中强化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等多个步骤,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在“统计”与“概率”这两个知识点方面,数据分析体现的比较明显。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生活结合起来,开展实践性比较强的数学活动。就比如说要开一个学习商品店,要求学生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提取出有效信息,最后整理出一个进货单。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知识。数学建模则是实际问题转化为具体抽象的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数学知识与计算构建具体模型,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因此,高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提高对数学建模的重视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有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建模思想在无形中就形成了。就拿三角函数的应用来说,除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经常遇到的停车场问题就和三角函数有一定联系,为此,教师可以将常见的问题以数学方式呈现出来,并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现在有一块正方形地皮,其边长为100m,在这块地皮上,有一个扇形小山atpn,小山的半径为90m,P是弧tn上的一点,如果想要在空余的地皮上建立一个有边落在bc和cd上的长方形停车场pqcr,那么这个停车场的面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三角函数解决该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建模思想。
        4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所谓空间想象能力,就是指大脑在经过观察、分析以及实践以后得出的的一种能思考物体形状、位置关系的能力,还能力主要体现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利用几何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像在几何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几何体的三视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然后不断练习,让学生可以不借助纸质图就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的几何体,并得出三视图形状。这样一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总之,培养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现代素质教育下的目标,也是培养现代综合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另外,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多个角度着手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他同时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亚玲.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路径[J].考试周刊,2020,000(001):60-61.
[2]拓盼,高丽.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实践途径阐释[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21.
[3]张迎春.浅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000(044):101-102.
[4]申敏.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2020,000(002):P.25-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