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云
云阳县大阳镇大阳小学 重庆 云阳 404525
【摘要】数感培养成为新课标的标准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拥有良好的数感,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更好地把握题目信息,反应灵敏且迅速,解题思路得到最大程度的的优化。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水平还有待提高。如何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小学数学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生活经验,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策略
【正文】数感,就是学生对数的运算的感觉,感受以及感情,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用更巧妙的方式,做出数学的判断,在面临比较复杂的困难时,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方式。数感占据了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首要位置,足以证明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视。在数学中,数感主要体现在数表达的意义;树的多种表达形式;在相应的情境中,对于数的大小的掌握;可以用数交流信息;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最佳的运算方式;数的估读,并有合理的解释。那么要怎样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基于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
1.1设置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感觉
设置教学情景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师也已经广泛地运用设置情境这种方式。因此,在培养学生数感时,也可以应用情境教学。一个良好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完全的融入在情境之中,感受到设置情境所要传达的信息,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所接受的信息也更加全面。让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真实的感受到数的存在,充分的理解课本上抽象的知识,知识具体化,学生可以理解的更加深刻。
比如: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万以上数的写法及比较大小》,在这一课程的学习时,所涉及到的数目较大,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首次接触过大的数字时,不免会不理解的地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课程所要传达的知识,教师就需要基于生活中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玩过滑梯这个游戏,对于滑梯这一物体也有着具体的概念。教师就可以这样的为学生介绍“万”这个概念。10个滑梯为一组,10组滑梯为百,100组滑梯为千,而1000组滑梯为万,本身滑梯这个物体在学生接触的物体中是比较大的,当一万个滑梯在一起时,学生就可以充分的意识到万这个单位是多么的庞大,也因此会有一定的概念。
1.2增强活动范围,感受数的作用
当今的教学方式是开放型的,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事物,亲身的体验肯定比坐在教室上凭空想象的效果要好得多。数学学习本身就有难度大,枯燥乏味的特点,如果教师只拘束于课堂教学一种方式的话,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可能会产生反感的情绪,那么对于数感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设一些教学活动,扩大教学范围,让学生可以真实的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上去,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学校跑道的内围和外围的周长,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
或者,由教师提供等长的绳子,让每个小组分别围成一个图形,图形的面积最大为胜者。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数的概念和发挥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
2.1联系身边物体,建立数的认知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说出数字,因为数字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因此,在数感的培养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多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学生对数的认知,提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周围的世界,每一处都可以是量化的存在,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也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比如: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七课时《用计算器计算》,这一课程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计算器计算复杂运算中的问题。计算器计算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如何利用计算器计算。在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校园中的树木的棵树、一周学生上课的数目、在校学生人数等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放学回家以后可以留给学生一个家庭作业,让每个学生跟随家长去超市购物,通过所购买的商品的单价和购买商品的数量,计算出这次购物所花费的钱数。通过这一次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计算器的使用。除此之外,通过使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数的存在,而数感的培养,就是学生对数的接触和数的大量运算。通过计算器的学习,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估算增强数感
数感的培养,学生才是中心,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的估算也是数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部分。相比于教材课程中的估算教学,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接触到的数的估算才最真切。因此,学生在课堂之上学习完数的估算的内容之后,教师或者家长要带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数的估算内容再次实践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完整的掌握,以及对数的估算有着全面的了解,为数感的培养做铺垫。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数的估算应用最多的地方就应该是菜市场,在菜市场买菜的过程中,菜品的买卖并非像超市那样,价格固定、系统计算。带领学生强化估算,就可以通过带学生去经历一次买菜,在买菜的过程中,所称出的菜品总价,老板会对价格的多少来进行向上或者向下的计算。4.3元的菜品,通常就会以四元的价格买下。一次简单的买菜之旅,就可以强化学生对估算的认识,还成为了一次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生活技能,是良好的选择。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感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要充分的挖掘教材,并且不能空凭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根据生活的经验去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利用各种教学方式,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实际操作、联系身边的实际物体,让学生对于数有着最真切的认识。通过长期坚持,让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有着更快速的反应,培养出更良好的数感,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曹莹.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1(06):63-64.
[2]徐进.基于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4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