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云
苍南县宜山小学 325803
摘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思维导图针对小学生教学一定要具备灵活性和趣味性,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越形象化的知识越容易把控,能够恰到好处的满足当前教学需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两者相互结合后,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思路更加清晰可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下几大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他们探索的热情,继而在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小学科学学习生活充实且富有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随着小学科学的要求和标准不断的提高,小学科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特点,综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于课程进行更加严格的设计,从而促使课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学生对于自主科学知识的探究。为了更好的构建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抓住课堂之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的进行改正和解决。而小学科学主要是以探究科学为主要的目的,通过教学可以发现,科学的教学和实践之中,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但是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没有效果的,针对于教育之中的问题,提出以下的方式进行更好的教学以及培养。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况
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贯穿于各个学科,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在课堂上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又可以称作为心智导图,主要是帮助学生扩散思维方式的一种学习工具,操作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利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形式进行展现,围绕知识点作为主题,再进行各级的分支,将关键词、图像、颜色等相关联。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在进行绘制中,利用记忆、阅读、思维、汇总等方面,再结合艺术思维、创新意识,能够让学生平衡发展,充分发挥着各项功能和作用,将学生的思维意识从无到有的进行搭建,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思维导图有利于考试复习,总结知识,反思学习,提高效率
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课堂的学习,更加重要的就是每次的复习,安宾浩斯曾经提出的著名“遗忘曲线”,就是说关于知识的记忆的,知识需要定期并且及时的进行复习,才会更好的巩固知识。而单元小结则是在学习过知识后,进行一个巩固内化的过程,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单元的复习过程中,也需要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简单整合,过于零散的知识点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也会逐渐消磨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的复习效果逐渐下降。教师在这时可以适当的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引进单元的复习过程中,利用导图进行辅助的复习和教学,并结合小组合作的模式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边整理边进行回忆,在回忆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知识导图,加强对于知识的记忆,引导学生加强对于学习过的知识的联系,将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系统化。
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师在进行课程之后必备的一个过程,但是在教学反思之中,应该反思什么,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
首先,在课堂之上,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所以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提问都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情况,而课堂上学生在进行讨论和思考问题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个课堂的反馈,让教师更加直观的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且以图文的形式将整个思维过程呈现出来,作为教师更好的反思的依据,加强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课程的整体效率。在总结反思后,让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弱点,在之后的教学之中进行不断的改正和优化,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去,合作式的教学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设计,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思维的运用在课堂上是非常的重要,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使得他们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之中,[1]在课堂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为课堂提出更多的问题,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在课堂,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解决,在这一良性循环中引导学生喜欢上科学课程,并自主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课堂学习之中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关联,从而更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
而板书是对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提炼,板书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从其中发掘本节课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掌握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大多以文字为主,虽然是经过精心的备课和设计,但是文字版的板书总是会缺乏一定的逻辑性,让学生的知识、思维都不够清晰,甚至有部分老师都放弃了板书,这一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而新式的教学模式则是提倡以思维导图的模式来进行板书,更好的帮助学生梳理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思维导图带来的便捷,潜移默化的掌握这一学习模式,并且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去,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帮助。正确的利用思维导图也是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思维导图是一个更加清晰的总结模式,但是设计思维导图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以一个清晰的模式来反馈学习之中重点、难点以及需要掌握的点,也是需要教师对于学生不断的帮助和引导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找出更加适合的方式,带入进课堂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更好的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对于学习而言,教师也需要明确,教学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需要不断的探索和优化,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逐步提高教学的效率,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让他们在小学学习之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之后的学习也可以不断的受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娟.巧用思维导图,支持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J].新课程,2020(31):177.
[2]巫卫红.谈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9(06):150-151.
[3]王红妮.巧用思维导图,支持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2016(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