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峰峰
宁海县前童镇中心小学 浙江 宁波 3156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科学生本课堂,是科学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对科学这门课程的探究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平等的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几个方面,来完成构建生本课堂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小学 生本课堂 构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需求。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已经全面开启了生本教育的模式。打破了在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形态。那么,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科科升本课堂,是每一位小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究和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科学生本课堂展开探讨。
一、生本课堂教育理念
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是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中主导地位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出主导地位的功能。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二、构建小学科学生本课堂的重要途径
1、构建平等的课堂氛围
生本课堂的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的发挥出主体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中与教师的平地位,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并勇于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
2、创设教学情境
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教学的关键。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完成情境的创建。例如,在讲电和磁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把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和磁的过程作为一个故事为学生讲述。然后,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故事中的情境。教师再提出一些问题,并鼓励学生从实验中寻找答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融如到情境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 。
3、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来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可以联系一些生活中的实例,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更能深刻的感受到知识中的乐趣,也能够更深入的掌握所学内容。例如,在进行淀粉的踪迹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食物中存在淀粉,教师再为学生提供一些食物进行选择。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之后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阐述小组结论。
下一步再让学生亲进行实验操作,来验证那些食物中是含有淀粉的,最后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通过设置这些有趣的环节,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内容。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够发现问题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积极探究问题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植物教学内容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走进校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和外观形态等方面,来发现不同植物的不同特征。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信息详细的记录下来,记录可以以文字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形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观察郁金香的时候,要让学生写下植物名称,记录下花的叶片数量,花朵的形状、颜色、高度、有无花蕊等详细信息。然后再让学生寻找两种其他的花类植物,从形态特征上做一个对比。之后,可以在学生回到教室之后,组织一个你说我猜的游戏。根据学生观察的植物,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先让一组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下来的信息,来描述该植物的特征和形态,然后让其他小组的学生来猜是什么植物。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生本课堂的构建,有效的推动学生素质教育 。
5、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许多的科学理论都是通过不断地实验而得出的,许多科学家为了证明一个问题,而多次的进行实验与研究。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而且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经过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学生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内容,能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完成生本课堂的教育目标。
6、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课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在学习这门学科时,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课堂实验中,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例如,关于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整个过程。从将游码移至0刻度线到加砝码的整个过程,都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真正的是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并且,使学生在实验中找到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也是顺应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还是当代的教育需求,构建生本课堂都是一种必要的教学形式。通过生本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究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1]专注: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6月第1版
[2]苏发海.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途径探索[J].新课程(中),2015(11)
[3]赵玉芳.如何构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校课堂.新课程学习(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