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肖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小学 海南东方市 5726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教学中来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音乐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审美素养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价值,然后提出了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
现阶段,德育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不能够仅仅进行德育教育,还需要将其渗透到其他学科当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艺术熏陶,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也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1.小学音乐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价值
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更加侧重情感上的教育,这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渗透德育教育,从多个层次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获取音乐知识、方法和技巧的同时[1],还能够不断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能够对小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进一步完善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让其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继而对他们的人生起到导向的作用。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2.1充分挖掘音乐教材,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材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主要途径,而现今的小学音乐人教版教材里面的内容都是经过编写者层层筛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善于利用音乐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2]。
例如,在讲授《保卫黄河》这首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为了能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深入的了解这首曲目的内容,如创作背景、蕴含的思想内容等等,然后再课上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让学生掌握这部作品的思想和内容,认识到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人们是处在水深火热的环境当中的,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首作品背后的故事,知晓当前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从而懂得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让学生知道只有“少年强”,才能够做到“中国强”。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挖掘作品背后的内容,再利用这些作品当中的德育内容,将其逐渐渗透到小学生的意识当中,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今后的思想和行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利用现代技术教学,加深学生印象
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那么相应的生活阅历就会比较少,理解能力也比较低,即便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有时候学生可能并无法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那么教师就需要寻找一个更加契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引入一些现代技术来进行教学,这样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掌握[3]。
例如,在讲授《卢沟谣》这首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死在课堂之上引入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将当时的情况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到当时的氛围,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十分认真地聆听了这些曲目,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卢沟谣》的特点。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不仅仅融入了大量的声音和影响资源,调动了整个音乐课堂的气氛,吸引了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而这种震撼就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十分深厚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3深入挖掘音乐作品,激发道德情感
为了能够进一步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的内容,教师不仅需要梳理自身的德育意识,还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再对此加以培养和深化,逐渐帮助学生梳理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4]。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对于每一步音乐作品来说,无一不体现这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以创作者的角度去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深入到作品当中去。
例如,在讲授《踏雪寻梅》时,这首歌曲是一首抒情流畅、言简意赅的优秀儿童歌曲。全歌为一段体﹐大调式,描绘雪霁天晴,蜡梅飘香,主人公骑驴去坝桥采梅的情景。驴脖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明快的响声。那么教师便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带动学生对整首作品来进行思考,不仅能够让抽象的鉴赏变得更具体,还能够避免以往程式化的曲式分析。虽然,这一切入点的设计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却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从作品的思想情感去感受贝多芬作品的特质和魅力所在,从《踏雪寻梅》这一主题当中获取更加丰富的精神营养,进入到一个更加高级的音乐审美境界当中去,逐渐悟出属于自己的审美感知。
2.4巧妙安排音乐实践,培养爱国情怀
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还可以通过将音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教育,这主要是由于音乐节奏变化比较明显,可以对学生的心情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节奏缓慢和优美的音乐能够让人感受到十分放松,并且可以减缓简章的心情,而节奏比较欢快的音乐就能够带给人一种律动感,让人的心情比较欢快、激昂。因此,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并且利用音乐实践来让学生感受生活当中的音乐,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同时,还可以将所学内容应用到课外时间当中,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多样化的情感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好的成长和成才[5]。
例如,在讲授《小熊过桥》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音乐实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进行游戏,让学生扮演小熊,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和歌词体会小熊在过桥时的心理变化,明白小熊最后是如何跑过桥的心理历程。在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真正明白在困难之前应该勇敢的面对,只有克服困难,不能够随意放弃,才能够看到更好的未来。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引入音乐实践,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主动去思考,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渗入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来完成德育渗透,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率,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传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于音童.音以载道,乐德统一—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陕西教育:教学,2018,12:53.
[2] 王鹦.以音育人,携音共进—试论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及有效途径[J].好家长,2018,24:149.
[3]陶艳芝 .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20) :09-10.
[4]汪子钰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讨 [J].课程教育研究 . 2016(29) :04-07.
[5]张昌阳.试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将情感教育进行巧妙渗透[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9):627-628.
作者简介:杨雪肖,女,1983年3月,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东方市人,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