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浙江省某高校中法合作办学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林煌于 李冬玲 徐皓
[导读] 中外合作办学是近年来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林煌于 李冬玲 徐皓
        宁波大学  宁波  315201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是近年来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教学工作中,外籍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了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浙江省近年来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对外籍教师教学质量的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改进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截至2020年底,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230个[1]。中外合作办学已进入了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的发展阶段[2]。教学质量作为高等院校的生命线,也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生存和发展的关键[3]。为了监督并改善对象教育机构外籍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于外籍教师授课语言是外语,并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中国教师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教体系不能照搬照抄非中外合作院校。浙江省共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2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文以浙江省某中法合作办学项目为研究对象,该项目成立时间较晚(2017年),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学院对外教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的了解,导致有些外教态度松懈,不顾教学目标,不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我们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学院需要进一步建设与完善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外籍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其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立或优化外籍专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一、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上,目前学院所采用的外籍专业教师教学质量评教只有学生评教一种方式,根据2018年印发的《浙江省某中法办学机构外籍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学院评教细则》,学生评教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学务网站进入选课系统匿名填写学生评教表,进行网上学生评教。每一个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对所授课的外籍专业教师以及翻译老师进行教学评教。现有评教指标体系中,学生评教的指标分为三个一级指标: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课后跟踪与反馈,三个一级指标的比重分别为25%、55%、20%,一级指标下有若干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有若干个具体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现有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评分标准上,学生打分分为 5 个等级: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学生按照自己对于每个题的想法打分。因为是对外合作专业的学生对外籍专业教师进行评教,所以每个指标都是有中文和法语两种表达,例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Les objectif pédagogiques sont clairs et précis ”。学生网上评教结束后,学院教务处统计和分析学生的评教结果,外籍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查询学生对自己课程的教学评价结果。同时学院也会将本学期院评教成绩在学院官网上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三天,公示期内,外籍教师如有异议,可向学院外籍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小组提出书面意见并陈述理由,学院评估小组将根据事实情况进行处理。然而,学院仅仅反馈评教结果,忽视了评教结果的综合分析,使得评教结果处理反馈局限于形式。通过分析浙江省某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外籍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我们归纳出该办学机构外籍教师的教学评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评教主体单一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不同于普通院系的教学管理,所面临的工作更多、更杂[2]。浙江省某中法办学机构目前的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教体系仅有学生评教这一种方式,缺乏同行教师、任课教师、教学督导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的广泛参与。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师应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创造情况,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处理和内化。因此,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来评价教学质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对外籍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能力有最真实、最直观的感受。然而,把学生评教作为衡量外籍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是不恰当的。究其原因,学生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但是缺乏专业的素质与能力,有时甚至都不能完全吸收外籍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评价外籍教师教学质量的时候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此外,学生评教有时候缺乏客观性评价,会根据对外籍教师的主观印象对他们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若外籍教师与学生关系良好即容易得到高分。因此,将学生评教作为唯一标准,容易使外籍教师出现为了迎合学生,刻意降低课程难度,在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核中故意放水让学生取得高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因为难度降低而有强烈的满足感,所以就会给外籍教师给予高分评价。因此,评教主体如果只有学生,则教学质量评教体系就会出现主观化以及会形成不良的教学导向,影响外籍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评教指标不科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评教指标不全面,浙江省某中法办学机构目前的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学生评教的评教指标分为了三个一级指标: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效果、课后跟踪与反馈。三个一级指标贯穿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教学表现整个教学流程,具有系统性,但是缺乏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指标。(2)评教指标描述比较抽象,评教指标中存在着大量的定性描述词语,如“课程内容知识容量设计合理”、“有效地传递了知识”、“教学态度认真负责”等,这些描述比较概括,并且其中含有大量的主观因素,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容易在理解上产生偏差以至不能理解评教指标的真正内涵,出现随意评教的情况,评教结果主观性较强。此外,某些具体指标还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畴,例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课程内容设计逻辑合理、重点突出”,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现有知识水平对该项进行评价,容易产生随意性,使得学生评教的可靠性下降。(3)评教指标没有考虑外籍教师的教学特点,外籍教师擅长使用启发式教学,会提出很多开放性问题,在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但是外籍教师教学不够系统化,往往使用片段式的教材或参考资料,又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缺乏认知,把握不住教学的难易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评教指标上应该更加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的指标。
(三)评教结果处理与反馈制度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评教结果反馈不及时。经过学生访谈,学生表示评教结束后很少收到学院的反馈信息,如果想要查看外籍教师评教成绩只能在公示期间查看。学生评教后没有反馈,学生很容易对评教目的和结果的使用产生疑问,把评教看作是“走过场”,所以在评教过程中就不会认真对待。(2)评教结果处理简单。学院教务处只进行了简单的加权计算总分,外籍教师得到的反馈仅仅是一个分数结果,缺乏后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教学评价是通过了解外籍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找出外籍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外籍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为首要目的的评教。因此,反馈的不应该仅仅是结果,还需要进行分析并给予改进意见。
        
二、 “四位一体”联合评教体系构建及其量化测评
        课堂教学评教的多元性原则强调现代课堂教学评教中教师将作为评教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不仅有学生的评教,还有教师的自我评教、专家的评教,乃至与教育活动有关的家长、社会的评教等,从而构成评教主体的多元化。根据浙江省某中法办学机构外籍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四位一体”联合评教体系,包括参评教师自评(权重占比15%)、教学督导评教(权重占比15%)、同行教师评教(权重占比20%)以及学生评教(权重占比50%)。
(一)学生评教
学生参与到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时,他们对外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着最深刻的感受和最正确的发言权。学生评教安排每学期两次,一次在期中进行(分值占比30%),另一次在期末时进行(分值占比60%),每学期两次评教的好处在于外籍教师可以根据期中评教的结果反馈了解自己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进行及时的修正。除了原有的每学期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之外,还选择外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外教的教学信息员,将每周的教学情况反馈给外教督导小组,作为外教教学评价的参考内容(分值占比10%)。学生评教数据收集量大,从统计学角度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是会受学生的认知水平、专业知识能力影响,学生评价最终权重占50%(图1)。
        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的教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形式三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外籍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追求完整,往往是片段式的、跳跃式的,并且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的难易程度难以把握,学生接受知识就比较困难。在教学方法上,外籍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过分活跃会造成课堂娱乐化,忽视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不清楚课程重点难以复习备考。在考核形式上,外籍教师强调观点的开放性与独特性,以主观性评价为主,缺乏客观性评价,这样的考核形式容易导致与教师关系较好的学生更容易得到高分,缺乏公平性。在教学评价指标的制定上,需要根据外籍教师的教学特征进行针对性制定。以学生教学评价指标为例,在原有的指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表2所示。
        表2 改进后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二)教学督导评教
        根据具体课程,邀请学院以至学校知名外籍教师、海外归国教师和学院专家组成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督导小组。每一位外籍教师都应有一位教学督导进行评教,每学期评教一次,采用随机听课的形式进行评教,随机性评教能够真实反映外籍教师的教学水平(图1)。教学督导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外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公平合理的评价,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教学督导虽然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从更高角度去评价外籍教师的教学质量。但是教学督导在每学期参与外籍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的时间较少,听课时间较少,所以督导评价最终权重占15%。
(三)同行教师评教
        同行教师评教由学院内教研室的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组成。教研室的外籍教师同行有实践教学经验和西方文化底蕴,且对本课程或专业的把握更具权威性,对外籍教师的评教则更为客观、科学。教研室的中国教师主要评价外籍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积极参与评估过程,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外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学习和观察。同行教师是一线教学人员,与被评教师所教授的课程相近,对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听课次数相对较多,所以同行评价的最终权重占20%(图1)。
(四)外籍教师自评
         组织外籍教师对教学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促使外籍教师认真学习和理解教育目标、任务和要求,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利用评教结果改进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教师自评的最终权重占15%(图1)。
         图1 外籍教师“四位一体”联合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
       
        此外,形成科学的反馈机制也是提高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成效的关键环节[4]。目前,浙江省某中法合作办学机构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主要由学院教务处负责,教务处根据教师自评权重占比15%、教学督导评教权重占比15%、同行教师评教权重占比20%以及学生评教权重占比50%的比例计算外籍教师的总分。外籍教师的评教结果统计完成后再在学院官网上公示,接受全院师生的监督。公示期为七天,公示期内,外籍教师如有异议,可向学院外籍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小组提出书面意见并陈述理由,学院评估小组将根据事实情况进行处理。公示期结束后,由辅导员将外籍教师评教结果发放至各个班级,让每个参与评教的学生都能知道评教结果。教务处应及时将包含了每个分项得分的具体情况的结果反馈给外籍教师(图1)。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教务处还需要对评教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外籍教师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建议,这样将会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诊断和评价,帮助外籍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外籍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办学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建议浙江省某中法合作办学机构今后可尝试采用“四位一体”联合评教体系对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客观与有效的评价,及时发现外籍教师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把控外籍教师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将教学质量信息及时反馈给外籍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更好地利用这些优质资源,达到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办公室):在新时代中奋进 在大变局中前行.教育部.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99747/b63bZMC54_0ghlcZF_GFQdT3Tx_FNluQxMV5Y3vN-7z0Aq9auMoChJkmbaWrNrmNu6wHVdM-O9ymtIvQQJmZ2Zi103DzjGJFKgWUqo78cwVFUwyMjo75yOHjhjsnnUHr42Dx2A-bVQ
        [2] 郑涛,熊仲明,刘言正,米涛. 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J]. 大学教育,2020,12:180-182.
        [3] 林金辉 .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质量、效益及其相互关系 [J].教育研究,2016(7):39-43.
        [4] 韩琳琳.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J]. 现代职业教育,2018,13: 286-287.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宁波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专业课外教院评教指标体系初探”(课题编号:JYXMXYB202045)资助
        作者简介:林煌于(1999-),男,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人,本科,研究方向:地理教育。通讯作者:李冬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