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生1 张洋2
(1.西平县杨庄中心校 河南驻马店 463900)
(2.西平县杨庄仪封小学 河南驻马店 463900)
摘要: 影响农村小学语、数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学校管理、教师素质、学生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与社会环境等。课题从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出发,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立足学校,从学校实际考虑,围绕困扰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多角度研究。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学质量;实践策略
一、前言
自课题研究以来,教师们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联系教学现实,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大胆创新,与同事为伴,以课堂为研究基地,在交流与互助中探究有效教学规律,在全体试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有效教学模式,从而找到了有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回顾我们的课题研究,通过检查反思,我们认为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初步实现了研究目的。从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有效教学的模式和所取得教学效果上都有所突破。
二、以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策略
1、严抓理论研修,增强教师的理论水平。
教师理念的提升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思维的快乐和经历最美的事物,让童心、童趣在课堂中拥有一定的空间,理论研修让所有教师自觉陶养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理论水平。为了避免教师机械抄写的“高耗低效”方式,学校进一步进行改革,将学习材料统一发给教师,由教师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摘抄文章,以随笔的形式写下感想和体会,这种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个人思考,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2、强抓校本培训,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首先要丰富教师的知识量,其次,要重视专业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知识具有时效性,专业知识同样如此。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同样要与时俱进。再次,要掌握实践的知识,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师表形象和丰富的学识,本身就是极好的教育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们对学校的老师不仅进行专业知识校本培训还开展师德学习、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培训、课题研究的专题培训等等,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高层次的进修培训与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等,以此更新知识,培养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及管理水平。
3、加强研究力度,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随着我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在行之有效、细致扎实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提高广大教师的校本研究水平,发挥名师与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不断增强教研组的集体力量,积极探索,同心协力,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成员共同进步。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老师们在碰撞中擦出了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感悟到教学的真谛。我们每个教研组开展活动都是先精心设计好活动内容,做到教研活动有主题,活动之前有通知,活动过程有方案,活动结束有总结。并且明确活动负责人与承担人,做到每次活动有主持人,理论学习有主讲人,专题研讨有中心发言人,老师各司其职,有备而来。
4、善于反思,有效提升
教学反思是科研的基础工作,科研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研究活动。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我校重视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但主要是通过教研组的校本研究来实现的。我校每学期都要求各教研组,开展教学沙龙反思的校本研究活动,通过教师个人、教研组集体、专业研究人员的三方面的互动与个人的深入反思,来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改善教学质量。
三、以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果
研究过程中,结合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成果,总结实验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经验,初步构建了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基于实践反思,指向问题解决为目标的名师引领校本研修和名师在校本研修中成长的研训模式。
1、学生方面。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转变了学习方式,发展了学习能力。最终形成了“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学习思想。
2、教师方面。磨炼了我校教师队伍,增强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课改意识,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同时典型的“生活——学习——生活”教学模式课的出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以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
1、有效教学的理念进一步提升。
随着课题研究的展开,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教师对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后,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结果,即使教师教得再多再苦再累,也是无效教学。
2、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研修的热情。
教师都渴望自己的专业水平快速发展进步,有效研修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通过调查发现,教师最迫切想要解决的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研修的内容正是源自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来自教师实际需求,解决教师实际问题,学校发展问题,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有效研修的积极性和热情。与以前的学校苦心安排、教师敷衍应付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老师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修活动,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请大家一起讨论,商讨解决办法。学校和教师研修的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外部控制驱动转为内在积极自觉,学校能够因地制宜组织研修活动,建设学习文化,开发研修资源,初步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校园文化。
3、形成了高效的教学模式。
我们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炼,创设了体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创新”的认识过程,以及“定向——内化——发展”的心里活动规律的教学模式,确定了“创设情境,明确目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反思总结,应用提高”的基本流程。而且各个子课题组又根据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自的教学模式。
五、结语
课题组坚持“科学、有效、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经验总结法为主,通过理论学习、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及有效教学模式,确立有效教学的目标体系,同时在研究中辅以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和活动实践的方法,确保课题研究得以有效实施。从而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构建良好的教研环境,在实施中逐渐形成校本教研活动的合力,将会促进学校教师研究水平和整体保教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萍.开展校本教研 提高教学质量[J].学习月刊,2007(20):137-138.
[2]刘春友.抓实校本教研 坚持科研兴校[J].基础教育参考,2012(09):90-91.
[3]王永峰.农村小学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主渠道[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26.
课题信息:驻马店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以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JYKT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