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教育教学中的魔力存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彭彩密
[导读] 沟通是跨越陌生情感鸿沟的桥梁;是滋润干裂大地的滴滴春雨;是抚平烦躁夏末的一缕轻风
        彭彩密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城中学 广东省 汕尾市  516700
        摘要:沟通是跨越陌生情感鸿沟的桥梁;是滋润干裂大地的滴滴春雨;是抚平烦躁夏末的一缕轻风;更是我们老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维系纽带。无论是课程的学习还是思想的教育都无不说明沟通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学会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以达到我们希望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良好沟通  设身处地  接纳学生
作者简介:本人已坚持在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中走过了18年。英语中学高级教师。期间有省级的课件获奖;市级的多项论文获奖、课题获奖、相关教育刊物发表学科论文;县级公开课获奖及荣誉奖项等。

        沟通是跨越陌生情感鸿沟的桥梁;是滋润干裂大地的滴滴春雨;是抚平烦躁夏末的一缕轻风;更是我们老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维系纽带。无论是课程的学习还是思想的教育都无不说明沟通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学会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以达到我们希望的教育教学效果。简单来说,沟通可以综合叙述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行沟通——总结效果——再沟通。而学生属于动态的个体,他们不会一成不变,更不会固定在原地等着你去与他们沟通、解决问题。因此教育工作更显艰辛。下面是本人在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具有代表性的立德树人的个别事例。
        一、设身处地,有同理心
        还记得自己大学毕业,刚走进校园担任班主任一职时。这天,全校师生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和开学典礼仪式。谁知道校长一说话,就点名我班的陈某某同学因不遵守校规校纪,把旗杆上用来升国旗的绳子用来玩耍。当校长看见,劝诫他的时候,他不但不听劝告,还骂脏话,态度极其恶劣。所以现在被罚站在旗台上。同事们都投来了疑惑和同情的眼光,我的大脑一下子当机了。这还得了,我以后教育之路岂不是“暗无天日”!好像是为了印证我的猜想,我班的出勤表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他迟到、早退、旷课的恶行;各科作业情况登记本上,不断重复着他没交作业的名字;还时不时的邀一群以前小学时的同学来班上打闹,故意滋事;等等。总之状态百出,十足一个令人厌恶的“毒瘤”。
        找他是在一个星期之后。(之前我详细的了解了他在小学的情况和家里的情况。他头脑灵活、好动、易冲动。不爱学习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很尊重他的母亲,母亲平时挑担卖豆花挣钱给他们仨兄妹花。)我总结出他行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彰显自己很棒,也很喜欢大家捧他。简而言之就是“自尊心作祟”。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心里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是学生高尚纯洁的心里品质。”于是我跟他沟通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号召力。我设身处地的帮他分析让他了解到现在自己的行为,纯属“混混”的“恶霸”行为。并以我本人成长中的亲身经历让他理解只有自己具有正能量的号召力才有说服力。并且如何才能让他拥有正能量的号召力等等。我还委任他为我班的纪律委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第二天开始准时到校,而且还连续三天都不迟到、早退、旷课。我在班上专门提出了表扬。
        在同时了解到他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有交作业了。于是我再次找到他,跟他沟通了第二个话题:水滴石穿。在这次的沟通过程中,我又一次设身处地地让他知道,我了解他现在学习上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自己的学科知识。不可能立竿见影,只能是水滴石穿。哪怕是自己的付出暂时得不到回报,老师我也依然知道他的努力。偶尔也有课上捣蛋的时候。于是我组织了一个“成长在路上”的主题班会。旨在让同学们齐努力、齐进步。

把平时同学们自己的事例列举出来,在班会中讨论,同学们总结出一个道理:“只有力往一处使,才能使出最大力;只有大家共同进步,才能收获最大得进步。”而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要乐于帮助周围自己的同学;要理解他人的优缺点;当然还要有错就改。这位同学在会后走进办公室告诉我,他觉得我很能理解他的心,他会努力改变,不辜负我的希望。我告诉他:“我一直都看好你,你是一定会出成绩的。”
        逐渐地收到各科科任老师对他的良性反馈多了起来。于是我与各科的科任老师沟通,无论如何都要让他知道,他们各科老师自己对他的良好评价。我也及时的把各科任的表扬一一传达给他。
        同学们也开始对他改观了不少。我又让班长拉着他在课后做好事。如,几个同学承担了我班的洗厕所的包干任务,让班长与他沟通参与这个任务。在中段测试之后的总结工作中,我又专门为这个“包干任务”的几位同学自费奖励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乐承担的行为。真正让我体会到他的改变是在我一次不得不请假的期间。我当时请了一周的假。在这一周里,这位同学主动承担起了早读点名,安排值日;维持班中纪律等任务。尤其是这周的课间操,我班真正做到了“快、齐、静”。校长在课间广播连续表扬了我班一周。我感到很欣慰。后来这位学生参军,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官。
        二、接纳学生,求同存异
        巴特尔曾经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然而这份“教师的爱”应该面对的是每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重视“因材施教”。
        教师的爱不仅应该体现在能接纳不同的学生上,还应该体现在求同存异上。虽然我很热衷教各方便都优秀的学生,但是后进生也一直是我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接纳”上。心理学上强调:“接纳”是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而且他们必须改变,但是,他在老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此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也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有一位心思非常细腻女生,因为经常课外作息时间不按常理,导致她总是受到班中其它同学的排斥,有些甚至说她是“疯子”。她每每觉得生气都会来告诉我,起初我劝她不必介意,也找了几个口上乱说的同学沟通。
        没过多久就又故伎重演。也让班里的同学自不自觉的分了派别。这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先找到班中对这位同学有意见的几个“代表”。让他们充分了解我们个体的差别,其中罗列最多的就是他们本身存在的缺点。进而让他们明白集体的重要性,正因为我们是不同的个体,才能让我们的班级在各个方面都拥有一技之长。如,文笔好的参加作文比赛;书法好的积极投稿“翰墨飘香”;还有热爱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的委以各科的课代表等等。只有我们的同学互相接纳,并求同存异,才能发展我们的班级,让我们的班级更优秀。我还让这几位同学了解了这位同学的优点。使他们心服口服。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果然同学的排斥行为没有了。其实要想同学之间互相接纳,最好的带头人就是老师以身作则。
         沟通是理解的前提,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如何与学生良好沟通是一门学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我们只要懂得如何与学生良好沟通,在立德树人中就会游刃有余,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沟通心理学》孙科炎//程丽平 2012年02月01日
2.《师生有效沟通案例》 胥依群  2017年08月08日
3.《沟通心理学》 limaimai1234   2012年02月13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