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听说课的任务设计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李春霞
[导读] 由教育部组织研制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偶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李春霞
        陕西勉县武侯中学             陕西省,汉中市    724200
        由教育部组织研制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偶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所谓“任务型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即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为,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实现语言习得,因此丰富有效的任务设计对英语听说课的高效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听说课中的任务设计。
        一、听说课任务设计的依据
        作为听说课任务型教学核心的“任务”, 它有三个显著特点: (1)以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侧重语言的意义而非语言形式: (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验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
        二、听说课任务设计原则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我们知道: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所设计的任务应吸引全体学生参加,而不仅仅是让能力和水平好的学生参加。因此,我们就必须把活动设计分为若干种形式。确立不同的要求或难度差异,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使不
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一定的任务。任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发生要尽量真实,活动既要贴近学生的经历和生活, 以求得到学生的最大参与,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任务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听说课任务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本身是个性化的过程,是一个发挥教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是一个把理论诉诸于实践的过程。教师应力求于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具体班级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研究并运用 task-based learning (TBL) 的理论,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本人认为听说课的任务可根据以下几种方式实施:
        (一)熟读并分析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媒介和载体,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源头,是学生温故知新的依托。因此,在具体备课前熟读并分析教材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特别是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颇具新意,与之前使用的教材都有所区别,在内容的容量、广度以及发散度上都较后者大,只有统观全篇,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重点、难点突出,活动设计安排合理。以外研版第六册 Modulel Small Talk 为例,通过事先阅读,就可以了解到在语言知识技能和学生活动这两方面大致都有哪些内容。将本单元涉及的重点语言内容列个清单,从重点到次重点再到普通知识点,最后是仅需要作一般了解的内容。学生要参与的活动也可以如法炮制,做到主次分明,心中有数。这个清单就是备课的依据。
        (二)结合学生,内容重组,合理整合。
        在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在认知和对待英语学习的情感方面都存在问题: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厌学的学生、根本不喜欢英语的学生比例为5:3:2。再者,教材涉及的内容多且杂,学生活动多,如果不加以重组与取舍,可能会陷入一个极端:即活动开展得过多,难免无主次之分,或学生不敢于表,出现尴尬、冷场的场面,这对于学习目的的实现是不利的。所以教师把课程进行重组和改编,把选择题改为听录音填空,制成 PowerPoint 并用多媒体技术把与此题有关的细节摘录下来,重复播放,并结合听力内容两人一组讨论并回答问题,编者认为能做到合理取舍、统筹安排是决定教学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三)听说任务的设计
        1、优化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一节英语课能否上的成功,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课的导入恰如其分,就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活跃思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以外研版高二英语第七册(顺序选修
7) 为例:在开课前播放一曲潘玮柏的歌曲《快乐崇拜》并布置下任务,这种用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合理的导入,为整个教学拉开了序幕,起着吸引学生注意力和铺垫的作用。
        2、游戏一一课堂教学的调味品
        游戏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有大量的运用,而在高中课堂却运用很少,这是因为高中英语课容量大,节奏快,似乎并没有游戏的容身之处。其实,游戏在高中课堂仍可发挥一定的作用。选择适合高中学生的游戏,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调节课堂气氛。现以外研版高一英语第四册(必修4) 第三模块一节为例:老师请5-7名学生到台前,选一名台下学生说:"Brenda says: Touch your nose 或 Raise your hand.... ”让台上同学边听指令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做错或太慢被罚下。这样以游戏的形式能引起学生们积极地参与,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3、多媒体的介入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多媒体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关键一点是它能解决
其它教学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可谓是“非它莫属。”例如:外研版高二英语第六册(顺序选修6) 中 Function一节,为了达到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效果,让学生兴趣十足,乐于表现,本人把练习4 用多媒体技术把四幅图制成PowerPoint 并链接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思索,这是录音机及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4、创设情境,身临其境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合理而有效地使用语言。因此,英语教材的编写给学生们提供了无数个情境让学生有广阔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的语言应用。作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
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是一种带有策略性的较高层次的学法。
        5、小组合作贯穿听说课的始终
        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本人把学生以好、中、差相互结合分成每四人一小组,每堂课的每个任务都由一个小组来完成。让组内的几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再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同学们集思广益,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互相补充,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同伴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
        四、实施后的收效
        这样的任务设计,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重语言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学生没有顾虑负担,课堂气氛活跃,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得到体现,学习方式发生明显转变。就学生而言,各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学习
兴趣,把抽象的英语学习变成具体的亲身感受,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时空,学习主题性得以彰显,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就教师而言,在备课、选材等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过程中,心里要时刻装着学生,牢记“一切教都是为了学”。、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或调整、或改造、或重组、或延伸,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最优化,要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注重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敢于实践。并关心、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自己的记忆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34期 王宏煜《英语课堂导入技巧》
2、常州市北郊中学高中英语组 贺惠芬《高中英语新课程模块内容处
理研究》
3、温州二中 吴莎莎《初中英语听说课的任务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