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努力 一路繁花——疫情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马云飞
[导读] 马云飞是哈尔滨市友协第二小学校,一级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24年
        马云飞
        哈尔滨市友协第二小学校  
        作者简介:
        马云飞是哈尔滨市友协第二小学校,一级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24年。在班主任工作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爱孩子不过度放纵孩子,俯下身来与孩子心对心地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多年来在相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撰写论文在《黑龙江教育》发表,录像课荣获国家级优秀课奖。教学上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价值。

内容摘要:
网上课堂,对于学生们来说只是换个地方上课而已,但对于老师来说,真是全新的挑战。屏幕这边是第一次做主播的老师,那边是一群求知若渴的你们。停课不停学,“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总有人会收获惊喜,也总有人注定要捡到遗憾”。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做钟南山、李兰娟、张宏文教授一样的人,出类拔萃、勇于担当。即使隔着屏幕,我也能看到你们凝神沉思的认真模样,奋笔疾书的上进状态。哪里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罢了。希望看到经过这几个月网络学习,收获满满的你们!

共克时艰,育人战役;
举国同心,民族屹立!
你们是杏林的天使,悬壶济世;
我们是杏坛的园丁,滋兰树蕙。
医者,此乃仁术也;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云端授课、爱自始终。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酵以来,给全市中小学生正常到校上课带来了严峻挑战。我校第一时间发布了延迟开学的通知。如何保障这段时期内学生的在线学习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工作,也让从未尝试过在线教学的我赶鸭子上架,临时学会各种技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这对我个人而言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不能面对面课堂授课,那我就变身教学主播与孩子们相约云端。
一、寓教——课前准备
为了保障课程顺利进行,孩子们能及时听课,我都是提前一天晚上在教育云平台上下载第二天观看视频直播课的视频,然后保存到钉钉钉盘中,待课前按当天上课课程安排表传送到钉钉班级群中。这样既减轻了全市中小学生同时上线的网络拥堵问题,又可以为家长省去逐一翻找上课视频的麻烦,即便是没有家长在一旁的协助操作,学生自己也可以独立完成下载上线听课的课前准备工作。潜移默化中既培养了学生自主、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又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家长上班不能陪伴孩子听课的后顾之忧。
                           
        二、寓学——充分备课
        在保障课堂的顺利进行的同时,我每天都提前观看上课微视频,结合课上老师的讲解内容,提前下发学习任务单,让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带着问题与疑惑去听课。在讲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祖父的园子》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能够做到无生字障碍进行诵读课文。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历史背景。初读课文,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先思考再对照视频听老师讲解与自己的思考是否一致。这样解决了视频课中20分钟的无暂停课,给学生带来的盲从。线上教学无论是数学课还是语文课,学生仍旧需要充足的思考时间,有所思,才有所得。不让学生在这20分钟视频课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位聆听者,而不是参与者。
                      
        每节课后,我会给布置适量的作业,通过钉钉作业形式发送,督促大家按时提交,并一一落实,择优推广,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进行引导。对于错题,我会通过钉钉直播课堂再次讲解,或者微信个别辅导,落实到每个人,力争做到人人都会。
               
        
语文课堂,我以活动为依托,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部编本语文教材更是主张要以读书为主,读书为要,抓住这一条,就可能化繁为简。因此,必要的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学生们都宅在家里,静下心来好好读上几本好书,那可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读着读着,孩子们就有了感受,有了感受,就记录下来,读写相结合提高写作能力。语文第二单元主体选材内容是四大名著里的故事,我就结合单元主体和当下最关注的话题新冠肺炎在网课中给孩子读了一篇《孙悟空打妖怪——新冠病毒篇》的绘本故事,这下激起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纷纷动起笔来自编绘本小故事,有编写四大名著的、有编写神话故事的,还有编写国内、国外经典童话故事的……孩子们互相欣赏自己的原创作品,交流不足,取长补短,反复修改,沉浸在文字世界中。
             
        三、寓乐——益智游戏
        为了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他们把数学益智游戏搬到了课堂上,让“宅家”时光变得不无聊。在家也能更好地学习、探索益智器具,我带领孩子们制作了益智器具微课,让他们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心、动耳的过程中启迪智慧,培养思考力,充实假期生活。同学们还邀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一起参与,既开发智力又增进亲子关系。将知识和游戏进行结合,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

        非常时期我们休假不休学,用益智器具陪伴孩子们度过这个特殊的假期。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学生的假期生活,而且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真可谓益智器具来相伴,动手动脑增智慧。
        四、寓情——传递能量
     同学们通过钉钉群分享了居家学习小妙招,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摘记,不懂的知识反复看直播回放,及时完成作业……借助钉钉课堂在线的渠道,孩子们纷纷向老师提出近段时间线上学习中尚未解决的疑惑。在为他们耐心解答的同时还提醒了孩子们要保护视力,加强体育锻炼。
    
  
孩子们有的唱起歌儿,有的跳起舞,还有的弹琴、吹小号,在音乐中嬉笑着。
          
家务劳动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拉近和爸爸、妈妈的距离,做菜、扫地、疏通下水道……各种生活小妙招。孩子们拿出了小鬼当家的派头,在忙碌中体会家务的乐趣。
   
网上课堂,对于学生们来说只是换个地方上课而已,但对于老师来说,真是全新的挑战。网络课程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使课件内容更显而易见,可以进行课程重播,对暂时没听懂的内容进行回放数遍。还可以与学生连麦互动,课堂气氛不亚于线下教学氛围……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这种授课方式。
屏幕这边是第一次做主播的老师,那边是一群求知若渴的你们。停课不停学,“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总有人会收获惊喜,也总有人注定要捡到遗憾”。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做钟南山、李兰娟、张宏文教授一样的人,出类拔萃、勇于担当。即使隔着屏幕,我也能看到你们凝神沉思的认真模样,奋笔疾书的上进状态。哪里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罢了。希望看到经过这几个月网络学习,收获满满的你们!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让我们用这不简单的方式度过;待疫情过去,我们重聚在鲜花盛开的校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