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新体系律动教学内容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赵红
[导读] 小学音乐学科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审美素养以及陶冶小学生情操的一门重要性学科
        赵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2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小学音乐学科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审美素养以及陶冶小学生情操的一门重要性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音乐教育新体系中需要引入律动教学内容,结合律动教学的实践教学意义和作用,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进行教学,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为基础,采用多样化的律动教学形式,来促进小学生自身音乐旋律的感知理解能力的提高,帮助小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体验,从而最大程度地突破音乐学习难点,提高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律动教学    小学   音乐
        引言:小学音乐教育新体系律动教学,是小学音乐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小学生运用身体运动的形式来体验和感知音乐旋律,并将自身所获取的音乐旋律转化为对音乐知识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育新体系下,音乐教师需要真正地认识到律动教学的应用价值,充分结合多元化的律动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化学习需求,积极迎合新课程改革教育要求,帮助小学生突破音乐学习重难点,实现小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一、开展游戏化律动教学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材中不同的音乐类型具有着不同的音乐节奏形式,有的音乐作品庄严典雅,有的则是节奏气势恢宏,还有的音乐节奏简洁明快,这些多样化的音乐节奏类型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在小学音乐教育新体系背景下,音乐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来设计合适的律动教学内容,充分融入游戏化教学元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活动当中,让小学生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来深刻的感知和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强化自身的音乐领悟能力。[1]以小学音乐教材中《老鼠和大象》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进行有表情的演唱,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音乐想象力,鼓励小学生运用表演的形式,来拓展更宽的音乐想象空间。所以在这节课程中,音乐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开展律动表演,结合教学课件视频的播放,来让小学生进行节奏游戏。音乐教师需要提前制作好教学课件,准备好大象和老鼠的头饰,然后让小学生模仿大象走路的声音都节奏,模仿小老鼠的叫声拍手读,另外音乐教室还可以让男生和女生来进行分组,分别扮演小老鼠和大象,一起来配合读的游戏,通过让学生间的合作协助,来增强学生间的情感互动,进而有效提升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新体系律动教学的有效性。
        二、深挖教材中的律动元素
        小学音乐教育新体系背景下,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中运用律动教学,在有效加深小学生音乐节奏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促使小学生可以切身地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

音乐教师在开展律动教学活动时,需要深入挖掘教材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律动元素,将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相互结合,从而有效实现小学音乐教育新体系律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2]以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的舞步》一课的教学为例,音乐教师在开展律动教学活动时,需要深入挖掘本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律动元素,比如《秧歌舞》,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一起先感受一下作品中东北秧歌的音乐节奏感,然后引导小学生一起进行东北秧歌十字步步伐的学习,借助多媒体设备来进行音乐的播放,促使小学生可以充分的燃起律动热情,促使小学生跟随音乐轻快、热情的节奏,开始音乐律动学习活动,以此来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促使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另外音乐教室还可以结合东北秧歌的特点,来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情感,促使小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东北秧歌舞所带来的快乐,进而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良好审美能力。
        三、丰富音乐作品律动感
        小学音乐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音乐教师通常是将不同的音符进行组合,然后通过一个一个的组合音符发音来进行喊拍,这种音乐节拍的体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小学生的音乐学习造成一些的理解障碍。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小学音乐教育新体系下音乐教师通过利用律动教学,来有效丰富小学音乐作品的律动感,引导小学生结合相应的肢体动作来更好地体现音乐作品中的节拍,以此来有效丰富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体茁壮成长阶段,许多能力还没有定型,身体的协调性也是最佳时期,并且思维也比较活跃,完全符合体态律动教学的节奏训练。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穿插一些基本的节拍动作,让学生在训练中跟着节奏来做相应动作,增强节拍的律动性,同时也是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小学生可以参与活动从中获取音乐,并且在音乐中放松自己的身心,从中感受到了音乐律动的魅力。[3]以《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为例,这首歌描绘了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唱歌的欢乐景象,音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音乐节拍,增加这首歌的律动感,让学生能够融入这首歌描绘的景象中,让小学生感受这首歌传递的音乐情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育新体系律动教学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有效培养小学生音乐情感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节奏感。另外还有效的为小学音乐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大化的实现了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毛荣秋.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4):97-98.
        [2]张倍倍. 律动课堂,让音乐充满生机-基于律动的小学音乐课堂探究[J]. 内蒙古教育. 2016(10):35-35.
        [3]聂冬梅.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10):205-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