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 宋仁峰 刘学
[导读] 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问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更是十分密切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
        宋仁峰  刘学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154003
        
        
        
        摘要: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问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更是十分密切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一项全民的事业,那么如何更好地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环境伦理观、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将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相对于我国的环境教育,以英国为代表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较为突出,有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体系完整,成果显著等特点。因此本文结合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了关于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性质特点、实践方式和存在问题这四方面,以此启发思考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又再次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的“四大举措”、国土绿化行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保护环境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所以如何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环境伦理观、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目前,各国均有开展环境教育,相对于我国的环境教育,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体系完整,成果显著。其中尤其以英国为代表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最为突出。笔者对相关文献做了搜集,试图梳理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脉络及突出亮点。
        以“环境教育”为主题在知网上进行检索,截至2018年4月13日,2018年95篇、2017年637篇、2016年716篇、2015年654篇、2014年671篇,可见数量稳中有升,我国对环境教育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笔者以“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为主题在知网进行检索时,截至2018年4月13日,2015以来1篇、2013以来2篇、2006以来3篇、1997以来4篇,可见国内论述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文献较少,我国学者对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但其中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值得学习借鉴如田玉敏的论文《英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探析》、姚晓迅的论文《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谷秉忠的论文《英国中小学环境的特点浅析》、黄茂勇,刘奕涛的论文《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问题探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这些论文主要从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性质特点做了重点阐述,关于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安排和课程设置并没有详细阐述。
        希望环境史、教育史专业的专家学者对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投入更多的研究。笔者经过搜索查询阅读整理,学习了国内关于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著作如祝怀新,徐辉主编的《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该书对英国环境教育的含义、目的、内容等理论做了简单论述。王民主编的《国外中小学环境课程设置方式》、祝怀新主编的《环境教育论》、姚亚平主编的《环境教育教程》、江家发主编的《环境教育学》,这些著作中均有独立的一节介绍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但是内容仍然较浅显、粗略、缺少细化和案例分析,这也为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空间。  
        我国的环境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目前,环境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中的现状主要是:①义务教育阶段,环境教育融入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美术等科目中,主要讲授有关环保的基本常识。②高中教育阶段,环境教育融入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较为明显,尤其是高中地理学科,课程设置中专门列出《环境保护》作为选修教材对高中生进行环境教育。

结合现状不难看出,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较为偏重环境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更多采用讲授法,甚至部分环保知识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课程模式大多采用渗透模式,虽然减轻了学生负担,但是难免出现重复、遗漏、零散和浅显等问题。那么如何通过学校教育提高我国中小学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是一名多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这里仅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谈谈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和启示,在这里提出几点粗浅的想法。
1、重视高中地理教师的培训
        教育事业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决定这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师多是专业学科考核毕业的教育者,对环境知识和环境教育的相关系统知识是缺乏的,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环境教育的教学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局限于本学科内相关知识上,涉及内容较为浅显。另外高中教育应试痕迹较重,教师与学生很难用长远眼光来看待环境教育问题,环境教育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无论职前或在职教师学习培训是较为有效的途径,职前培训可多以理论学习考核为主,但由于高中教学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在职教师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个性化如可定期举办环保知识培训班、教师进修培训、开展专题讲座、跨学科组织教研活动、远程网络教育培训等。
        多样的培训形式有助于帮助教师与时俱进的适应环境教育的教学工作,通过培训能提出更高的环境教育目标要求,进而提升教师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学习是实现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
2、采用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课堂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阵地。环境教育需要通过课堂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实现环境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这其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是多样的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角色扮演、游戏法、实验法、讲授法等等,教师通过课堂上设定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分析,进而获得更有体系的环境基础知识,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技能,在情感上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环境意识。
        这在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师生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环境相关知识理论的效率,配合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的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
3、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
        教学的组织形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其形式还可以有更大的开放性。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可以利用假期、课余或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或选修课程等时间开展多种环境教育活动如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知识竞赛、辩论活动、专题讲座、户外实践、参观活动和调查研究等等。
        但目前情况高中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学生和家长较少参与环境教育中,参与较多的主要为环境保护的参观活动、夏令营形式的户外观察、环境保护的知识竞赛等形式居多,这些形式完成周期较短,见效较快,存在急功近利的可能。高中学生目前在环保小论文、环保小课题、环保研究性学习和环保调查考察等方面还很欠缺,这些形式周期较长,见效较慢,涉及的部门较多,完成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的能力较为综合,但正是这样的一些形式恰恰为学生应用环保知识理论,提高在实践中的环保技能,学会与社会交流,深切体会环保问题而提供最有力的基础保障。今后在这些方面高中地理教学可以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通过系统科学的指导进而加强学生环保实践活动的能力。
4、综合评估学生学习的成就
        有效的教学评估能够激发学生在知识内容、操作技能和情感观念上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及时准确的反馈给教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多样的,其教学形式也是多样的,所以教学评估应该是多样的、综合的。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评估形式主要以试卷测试评价学生为主,书面表达是现在较为普遍的,测试分数成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一单一的评估形式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教师教学取得的成果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有效的评估环境教育教学应该是多个侧面的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在课外实践调查中学生的品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态度、情感等。不仅注重环境教育中学生学习知识目标的评估,更注重学生在学习环保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评估。这样综合性的评估才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实施。
        希望通过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梳理介绍和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启示,能对我国其他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进而为促进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未来发展付出一份绵薄之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