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炎滨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330022)
摘要:高中美术课改的理念是要通过改革,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美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会静下来心来认真观察生活现象,感受最真实的艺术来自于最真实的现实生活。同时美术课堂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舒缓学生紧张的心理情绪。本文将浅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在普通高中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全面落实现代化理念美术教学就是可供探索的一条发展道路。为适应新课改对高中生提出的多元化综合要求,教师和家长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发展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科学化的美术教学设计科学化、规范化的美术教学课程有助于系统地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与了解,让学生了解艺术发展历史,每个时期的经典美术作品都被赋予时代含义,配合画家的灵魂创作,创作出具备独特风格的画作流传于世。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手抓,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质量。
二、高中美术教学现存问题
一是美术课程作为非文化课类课程,不容易受到重视,安排的课程节数较少。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步入高中阶段,基本上学校安排的艺术类学科课程大部分都会被占课,用来进行文化课学科教学,高一阶段还会上几节美术课,到高二高三阶段基本上每个班级的课表中都不会出现美术课程。学生阶段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综合性和应用性更高,教师和家长会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应试技巧培养,重视笔试课程内容教学,忽视对学生艺术才华的培养。在现今全国各个地区的学校中,重点班型里的绝大部分学生要走普通高考的道路完成升学,普通班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需要走艺考之路,到高三阶段家长也会在校报名课外辅导班进行专项辅导,在学校重点完成文化课学习任务。故而高中学校整个教学重点内容体系的安排都会比较倾向于文化课教学,美术课程的课节数安排相对会减少很多。
二是美术课程缺乏提高高中生和艺术审美能力方面的教学内容。美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安排按部就班展开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冗长的美术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美术作品缺乏正确积极的判断心态,每个人的感性思维又有所差异,品鉴作品的结果也就不尽相同,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尚未重视积极参与学生互动,与学生一起讨论美术作品,锻炼个人的美术学科思维。学生要在直接的主观感受中升华作品主题,感受每位画家画笔下温暖的笔触。鉴赏美术作品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对作品的整体构造、布局等进行拆解分析,发现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意蕴,才能真正达到美术教学计划中会落实的教学成果。
三是高中生课业压力大,尚未对美术课程提起重视。高中阶段各学科所学知识都逐渐上升难度,对学生的挑战难度较大。加上各学科的作业量大,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有时甚至需要熬夜做题目才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班级学习氛围也会随着高考的倒计时越来越紧张。学生在持续高压的状态下情绪较为脆弱敏感,身心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更不会有太多心思用于艺术类学科的学习。除了本身对美术很感兴趣,要将美术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部分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是不太会把美术纳为在高中时期应该去重视学习的学科。
三、针对高中美术教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是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增加美术课课节数。比如在高一年级,学校可以联系校外相关单位人员组织举办美术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比赛,丰富课外教学实践版块,再用于指导课内理论教学版块。
学校也要大力支持美术学科体系不断建设壮大,规划专业的美术练习教室,购买专业美术教学用具作为教学辅助,在课表安排上每周增加一至两节美术课自由练习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或者自由创作,把在课堂中不懂的知识与同学、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其次,
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之间成立美术交流学习社团,定期组织活动开展,将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汇聚在一起讨论学习,要充分了解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夯实学习基础。进入高二年级,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对学生进行美术方面创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比如在《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教学中,教师要先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独特韵味所在,以及与西方绘画作品的区别,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重点在于体会作品的意趣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就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时的认知度。进入高三阶段,学校基本不会再安排美术相关课程,确定参加美术艺考的学生需要报名辅导培训班,全身心投入学习,通过不断练笔提高绘画能力。
二是美术教师需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寻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专家撰写的相关专业知识概论书籍,阅读最新的专业论文,主动参加一些美术组织协会举办的论坛活动等。其次,教师紧密结合现实举例,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联动,让学生体会到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所有被创造产生的艺术作品均来自于人们的真实生活。比如美术馆运用智能影像技术实现3D投影,立体展示多维度画作;VR虚拟技术能够还原古时期遗留至今不完整的画作,为大家展现出画作的原貌。《清明上河图》动态短片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展出,将画作放大至30倍,这就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为美术领域带来的便利。教师也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更多形态的美术作品,将静态的画作动态化,便于学生以更加直观形象地方式了解。教材中选取的画作在背景介绍、图像展示方面都受限,教师要在课件中补充一定的内容,呈现高清晰度地图像。
三是教师和家长双方做好对学生美术教学的学情监测,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度。学习艺术讲究先有天赋,后有努力,对美术产生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和家长要同时做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及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每个月组织学生进行美术训练,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综合学生的最终作品呈现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估结果录入学情档案记录表,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商量解决办法。此举也可挖掘班级学生中在美术方面有发展潜能的学生,为学生规划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更多的选择。高中美术教学从培养学生的美术专业能力、美术学科思维、情感审美技巧各方面展开循序渐进式教学,道阻且长,仍需不断努力探索。
四、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新课改的深入,高中美术教学正在迈向稳定和成熟。作为高中美术教师,需要正视眼前的困难,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沟通,统筹规划,改进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的不足,将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为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文清. 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2]张悦. 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3]陈婷. 基于微课程支撑下的高中美术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曹炎滨(2000年9月),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江西师范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中小学美术教育